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山大学与牛津大学合办的EMBA课程的现场英中口译为案例,探讨了三位资深译员口译过程中出现的意义丢失现象。维索素伦在其专著《语用学诠释》中展开的语言的适应性理论给予作者在此项研究中极大启示。以语言适应性理论作为基础,我们能够对口译中的意义丢失的实质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一般认为口译中的意义丢失使得口译质量受到威胁,在本文这样的观点受到置疑。首先,口译作为一种语言应用,其中意义丢失现象是普遍存在也无法避免的;其次,翻译研究发展至今,各种译论精彩纷呈,我们必须区分开来口译中的“意义”的含义,特别是从语义角度与语用角度区别开来。我们在本文中所探讨的“意义”非绝对语义层面上的,它包含了交际目的、发话者意图和场景下可被领悟的隐含意义等因素。在口译这种特殊用途的语言应用中,意义的丢失在某些情况下恰恰体现了语言的适应性。本文从现场口译转录中摘选了大量片段作为分析对象,并详细注明了口译过程中的重音、译员肢体语言和视觉辅助工具呈现的信息等。作者从四个角度——语境相关因素,结构,动态性和译员意识突显性——对片段中的口译过程及产出结果进行了全方位分析,详细阐述了意义丢失给口译交际带来的消极与积极影响。本文试图说明口译中的意义丢失未必完全是一种消极存在,事实上它很可能是译员无意识或下意识做出的以达到或接近交际最高点的策略选择——而这正是语言适应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