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蚜虫是我国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发生严重会造成小麦产量以及品质的严重降低,目前生产上的防治措施主要以使用植保机械喷施化学药剂防治为主。近年来我国麦田植保机械发展迅速,尤其是以航空植保机械为代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我国施药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施药液量、雾滴粒径、药剂类型选择不合理等导致喷雾过程中的农药有效利用率低,飘失严重,防治效果差。为此本文以麦蚜作为靶标昆虫,室内使用喷雾塔喷施五种杀虫剂研究不同雾滴密度、药剂浓度与麦蚜死亡率的关系,田间采用喷杆喷雾机、弥雾机、手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六种植保机械进行喷雾,探讨不同植保机械喷雾状况与麦蚜防效之间的关系。田间喷雾常以诱惑红作为示踪剂,但其可行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证,为此本文测定诱惑红添加对吡虫啉药液以及清水粘度、表面张力、密度以及雾滴谱的影响,同时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诱惑红添加到药液中喷雾后对药液在麦苗叶片表面沉积的影响。结论如下:(1)诱惑红作为示踪剂测定药剂沉积是可行的。诱惑红的添加对吡虫啉药液以及清水的粘度、表面张力、密度以及雾滴谱无显著影响。诱惑红按照田间使用比例添加到吡虫啉药液中,模拟田间喷雾、洗脱测定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诱惑红的添加对不同浓度的吡虫啉药液沉积量没有显著影响。(2)室内采用Potter喷雾塔、离心式转盘雾化系统、ASS-3行走式喷雾塔分别喷施43μm、153μm、274μm三种不同体积中径的雾滴,测定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以及氟啶虫胺腈不同雾滴密度、药剂浓度与麦蚜死亡率的关系。一般说来,当药剂浓度较低(0.02~0.2g/L)时,麦蚜死亡率与雾滴密度呈直线性关系,当浓度较高(0.5~5g/L)时,麦蚜死亡率与雾滴密度呈现对数曲线关系。雾滴杀伤半径以及麦蚜致死中密度LN50受到雾滴粒径、药剂浓度以及雾滴密度三个因素影响,且药剂的杀伤半径、杀伤面积、麦蚜的死亡率随着雾滴粒径、药剂浓度以及雾滴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致死中密度LN50与之相反。高浓度、大雾滴,杀伤半径较大,LN50较小;以吡虫啉为例,当雾滴粒径为274μm,药剂浓度为5g/L时,雾滴致死中密度LN50仅为3.06个·cm-2,显著小于常规喷雾,为此说明了航空低容量高浓度喷雾防治病虫害的可行性。分析不同粒径的雾滴对麦蚜的杀伤半径,结果发现,相同的LN50值的情况下,小雾滴(43μm)施药量显著低于较大雾滴(153μm;274μm),并且呈现多倍关系。(3)田间不同植保机械喷施吡虫啉防治小麦蚜虫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雾滴粒径、药剂浓度、雾滴密度、雾滴分布均匀性、雾滴穿透性都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六种植保机械中,喷杆喷雾机(安装有TEEJET 110-04喷头)喷雾均匀性以及雾滴穿透性最好,对麦蚜的防治效果最佳为90.7%,弥雾机雾滴粒径较细,在单个喷幅以及在小麦冠层不同位置的雾滴穿透性较差,对麦蚜的防治效果为83.0%,手动喷雾器以及电动喷雾器喷雾喷雾均匀性受到操作者影响较大,雾滴均匀性以及穿透性一般,对麦蚜防治效果分别为83.9%、85.8%;多旋翼无人机(安装离心式雾化喷头)以及无人直升机(安装有TEEJET 110-02喷头)喷施药剂浓度较高,施药量较少,喷雾均匀性也受到操控手影响较大,对麦蚜防效分别为70.9%、78.4%。根据室内拟合方程,对田间不同植保机械喷雾,不同药剂浓度、雾滴密度、雾滴粒径与麦蚜死亡率进行拟合发现,室内拟合方程结果与田间试验结果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