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状动脉侧枝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CCC)的形成方式包括血管新生与动脉生成。动脉生成对于缓解心肌缺血至关重要,其最重要的触发因素为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流体剪切应力(fluid shear stress, FSS)的增加。FSS与血流速度密切相关,血压是体内影响血流速度的重要因素。由于冠状动脉主要在舒张期对心肌供血,舒张压可能通过影响舒张期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进一步影响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FSS,从而影响CCC的形成。临床研究发现舒张压与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J形曲线”现象,最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应的舒张压范围被称之为“J点”。目的:一、在有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中,探讨影响CCC形成的相关因素。二、在有CTO病变的患者中,探讨舒张压与CCC形成程度之间是否存在“J形曲线”现象以及“J点”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22例SAP合并CTO病变的患者,根据Rentrop评分将患者分为CCC良好组(184例)与不良组(38例),在两组间对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671例有CTO病变的患者,根据患者舒张压水平分为6个舒张压段(<65mmHg,53例;>65mmHg且≤75mmHg,103例;>75mmHg且≤85mmHg,256例;>85mmHg且≤95mmHg,147例;>95且≤105mmHg,82例;>105mmHg,30例),计算不同舒张压段不良CCC发生率,通过柱状统计图分析舒张压与CCC形成程度之间是否存在“J形曲线”现象,根据最低不良CCC发生率对应舒张压段的范围来确定舒张压与CCC形成程度间的“J点”。结果:单因素分析示:CCC不良组及良好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糖尿病、高血压、是否吸烟、血脂水平、心肌梗死病史、冠脉闭塞的时间、收缩压、脉搏压、平均动脉压、降压药物的使用、空腹血糖、肌酐、血细胞比容、CTO病变的位置、病变冠脉数量以及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两组在高舒张压的比例及舒张压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值分别为<0.0001和0.0016)。多因素回归分析示:高舒张压是良好CCC的独立临床预测因素(p=0.0079)。当舒张压≤95mmHg时,随着舒张压从≤65mmHg逐渐上升到>85mmHg-≤95mmHg,不良CCC的发生率从49.1%逐渐下降到25.2%;当舒张压>95mmHg时,随着舒张压从>85mmHg-≤95mmHg逐渐上升到>105mmHg时,不良CCC的发生率从25.2%逐渐上升到56.7%。75-95mmHg舒张压段对应的不良CCC发生率最低。结论:1.舒张压影响冠脉CTO病变患者CCC的形成,舒张压与CCC形成程度之间存在“J形曲线”关系。2.75-95mmHg之间的舒张压范围是舒张压最利于CCC形成的“J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