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对肾功能影响并分析其危险因素,评估患者在出现阿德福韦酯相关肾损害后换用或加用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治疗对肾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且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时间大于2年的患者1007例,按纳入标准排除235名患者,最终入组研究对象包括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的411例(ADV组),恩替卡韦治疗的361例(ETV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长期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患者肾功能维持的影响,用COX回归分析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卡方检验分析ADV组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换用或加用替比夫定、换用恩替卡韦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情况及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基线水平未能完全匹配,但基线的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均有较好一致性;终点时ADV 组e GFR下降(92.24±25.84 mL.min-1.(1.73 m2)-1)与ETV组(113.14±28.83m L.min-1.(1.73 m2)-1)存在明显差异,前组3.17例/100人年的发病率高于后者的1.64例/100人年;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发现ADV、高血压、糖尿病、HBe Ag阳性、基线低e GFR水平为肾功能损害危险因素;ADV组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换用或加用LDT、换用ETV治疗后肾功能均得以改善,三种治疗方案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阿德福韦酯较恩替卡韦更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且可作为独立预测因子,合并有高血压或/和糖尿病、HBe Ag阳性、潜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更易出现血清肌酐升高、e GFR降低;ADV相关肾损害患者换用或加用LDT,或换用ETV均能改善肾功能,本研究中暂未观察到两者改善肾功能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