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通风预除湿时间的动态预测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c70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管辐射空调在我国投入实际使用已有多年,但在夏热冬冷和高湿度地区的应用一直受到一些阻力,其中毛细管辐射顶板结露问题是制约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毛细管辐射顶板+置换通风空调系统能够解决在运行过程中结露的问题,但对于空调系统间歇运行的建筑物,在制冷季仍会出现开机阶段辐射顶板结露的问题。通常,是采用通风预除湿的方法来解决,但对于预除湿的时间,一般是根据经验给定一个固定值,1h或0.5h,缺乏准确的计算方法。为了得到最佳预除湿时间,本文以上海市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首先在TRNSYS中搭建毛细管辐射顶板+置换通风空调系统模型;然后,在MATLAB软件中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每天早上7:00室内外温湿度情况作为影响因素,对每天的最佳预除湿时间进行预测;通过对TRNSYS软件中搭建好的系统进行模拟得到学习样本数据组,将该数据组作为输入对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当训练结果达到预先设定值后,将训练好的网络保存为样本,进行下一步的预测。模拟结果显示,在整个制冷季,房间新风系统和毛细管辐射系统同时开启时,在开机阶段辐射顶板会出现结露现象,出现结露现象的工作日占整个制冷季工作日的50%;当新风机提前开启1h对房间进行预除湿后,整个制冷季工作日系统开机阶段都不再出现辐射顶板结露的现象;结露的时间长短以及结露程度跟当天室内外气候状态有关。分析TRNSYS模拟得到的学习样本数据,得到最佳预除湿时间与早上7:00室内、外温湿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室内、外干球温度越高、室内、外相对湿度越高,所需的最佳预除湿时间越长。在所有需要进行预除湿的工作日中,最长的预除湿时间出现在7月29日,为0.98h(58.8min);最短的预除湿时间出现在9月3日,为0.12h(7.2min)。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的均方误差MSE为1.90958×10-4,其训练结果的相关系数R达到0.99906,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达到0.99897。不论是训练结果还是预测结果,其相关系数R都较高,说明该BP神经网络能够很好的反映最佳预除湿时间与输入变量(室内外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很高的预测准确性。该神经网络训练成功,可以保存为样本进行实际的最佳预除湿时间的预测。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的非监督式学习的方法对量子霍尔系统受相互作用中各向异性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各向异性相互作用下的量子霍尔系统可
集中供热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冬季供热的主要形式。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网陈旧、更新速度快、系统水力失调、能耗过大、爆管事故频发、无法保障稳定运行等。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集中供热系统,是解决集中供热能耗问题的有力途径。本课题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智能化控制、集中供热、热网和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进行集中供热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以北方寒冷地区某集中供热系统智能化控制平台建设
随看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一些废弃物被排放到江河湖海等水体,导致水体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给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因而
介绍了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并对影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的诸多因素及有效控制安装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和总结。
国际传播协会 (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第5 3届年会于 2 0 0 3年 5月 2 3至 2 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 170 0多名传播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