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探讨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预后,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合理的方案,为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寻找新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治疗组:1、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汤剂(颗黄柏2包颗苍术1包颗土茯苓2包颗萆解2包颗三棱1包颗牛大力2包颗薏苡仁2包颗千斤拔2包颗元胡1包颗地龙1包颗赤芍1包颗甘草1包。取400ML开水冲服,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患者以下肢疼痛明显者,加颗牛膝2包,颗蜈蚣2包;以上肢疼痛明显者,加颗桂枝包,颗当归1包,颗赤芍1包;湿重于热者,加颗车前子1包;热重于湿者,加颗金银花1包;2、塞来昔布(pfizer pharmaceuticals),200mg,每日二次;疗程为七天。对照组:1、秋水仙碱首次用1.0mg口服,以后每隔2-3小时口服0.5mg,直至关节疼痛症状缓解,但第1天最大量不能超过5mg;直至出现3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③24小时总量达6mg;秋水仙碱用药疗程不超过两天;2、塞来昔布(pfizer pharmaceuticals),200mg,每日二次。服药疗程为七天。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分别观察患者关节肿胀指数、血尿酸、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监测肝、肾功,填写不良反应观察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两组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参加试验的两组病例在性别、病程、年龄、关节肿痛、受累关节、关节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在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方面,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均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中西药联合改善中医证候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治疗1周后,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3、关节主症指标:治疗1周后,两组缓解关节疼痛、肿胀、肤温、功能等方面均有疗效,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关节肿痛症状方面都有作用。4、观察指标:治疗1周,患者血尿酸、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均可降低血尿酸及炎症指标。5、安全性比较: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腹痛腹泻者2例,对照组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者5例,过敏性皮疹3例,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6.67%和26.67%,数据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均有改善,血尿酸、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均有降低,但在疼痛控制、炎症消除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西药联合应用与单纯西药相比,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发挥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且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