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围术期水化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诊疗术后肾脏的中远期保护作用,进一步比较不同水化方案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有无差别。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9例患者连续随机分为4组进行围手术期水化。包括经典静脉水化组(35例)、短时常规速度静脉水化组(41例)、短时快速静脉加口服水化组(38例)、简单静脉加主要口服水化组(35例)。分别检测水化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月血清肌酐值,并通过MDRD公式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全体慢性肾病患者水化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月血清肌酐值、eGFR,并对合并高龄、糖尿病、高血压、心衰等极高危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再进一步对4组不同水化方案的患者分别比较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月的血清肌酐值、eGFR。结果:1)全体慢性肾脏病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肌酐值较水化前血清肌酐值下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91.29±2.32μmol/L vs 97.32±2.36μmol/L,P<0.01);术后1周血清肌酐值较水化前血清肌酐值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95.73±2.50μmol/L vs 97.32±2.36μmol/L,P=0.177),术后1月血清肌酐值较水化前血清肌酐值下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90.39±2.42μmol/Lvs97.32±2.36μmol/L,P<0.01);2)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术后24小时eGFR较水化前eGFR上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67.93士1.51mL/min/1.73m2 vs 62.34±1.18mL/min/1.73m2,P<0.01),术后1周eGFR较水化前eGFR上升有统计学差异(64.36±1.39mL/min/1.73m2 vs62.34±1.18mL,/min/1.73m2,P<0.05),术后 1 月 eGFR 较水化前 eGFR上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69.02±1.48mL/min/1.73m2 vs 62.34±1.18mL/min/1.73m2,P<0.01);3)亚组分析发现对合并高龄、糖尿病、高血压的极高危患者仍能观察到与整体慢性肾病患者一致的肾脏保护作用(P<0.05);合并心衰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未能观察到明显肾脏保护作用(p>0.05);4)4组不同水化方案的慢性肾病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肌酐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262,P=0.853),术后1周血清肌酐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189,P=0.904),术后1月血清肌酐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207,P=0.891);5)4组不同水化方案的慢性肾病患者术后24小时eGF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633,P=0.595),术后1周eGF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148,P=0.332),术后1月eGF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261,P=0.291)。结论:1.围术期水化对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冠脉介入诊疗术后肾脏功能有持续性的中远期保护作用,即使在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高龄的CIN极高危人群中仍能看到相同的肾脏保护效应;2.围术期不同水化量、不同水化速度以及静脉或者口服水化方式对肾脏功能的持续性保护作用无差别,提示不同的临床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水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