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区表生条件下铊迁移转化的矿物学机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j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铊(Tl)是一种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由于具有亲硫特性常富集于多种硫化物矿物中,在煤炭燃烧、采矿、冶金、硫酸/水泥生产等工业活动以及Tl矿(化)区岩石自然风化过程中,岩矿石中的含Tl硫化物因焙烧、氧化等作用会释放出其中的Tl,常对水体、土壤/沉积物、农作物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因其对生物具有超过Hg、Cd、As等(类)金属的毒性受到世界各国严格控制。近年来,Tl在环境介质中的赋存状态、同位素分馏、形态特征以及在特定矿物组分(如Fe-Mn氧化物和粘土矿物)中的吸附/解吸、氧化还原机理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迁移转化的机理有待于进一步阐明。贵州兴仁滥木厂汞铊矿是世界上的首个独立Tl矿床,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慢性Tl中毒,是研究表生条件下Tl迁移转化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以滥木厂汞铊矿床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Tl在表生条件下的迁移转化过程,并探讨其矿物学机制。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床矿化层位为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和三叠系下统夜朗组第一段,赋矿岩性以粉砂岩和泥岩为主。含Tl原生矿石矿物主要为红铊矿,其次为斜硫砷汞铊矿、斜砷铜铊矿、硫铁铊矿、辰砂和黄铁矿,次生矿物为铊明矾。矿化围岩和采矿废渣的矿物学组成以石英和高岭石为主,并含有少量伊利石、辰砂和黄铁矿等矿物。全岩ICP-MS分析结果表明,矿化围岩和采矿废渣中Tl含量23.2–427μg/g,平均含量为146.3±118.2μg/g。结合岩石矿物学特征和黄铁矿的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是矿化围岩和采矿废渣中最重要的载Tl矿物。黄铁矿中的Tl含量具有明显的双峰式分布特征,低Tl端员含量为0.08–35.12 ppm,均值3.14±4.97 ppm;高Tl端员含量为91.21–2437.34 ppm,均值927.14±492.83 ppm。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的两种黄铁矿反映矿区Tl成矿过程对矿化岩石中Tl的分配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矿化围岩表面黄铁矿氧化产生的次生硫酸盐矿物共生组合分析发现,这些次生硫酸盐矿物主要由水绿矾、铁明矾和纤铁矾组成,其中Tl含量仅为0.05–0.15μg/g,均值为0.11±0.04μg/g,只有黄铁矿平均Tl含量349.0±85.3μg/g的0.03%,表明它们对黄铁矿风化过程中活化的Tl没有清除作用。但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三种次生硫酸盐矿物均形成于低p H环境,这是岩石主要由酸中和能力弱的矿物(石英,高岭石为主,缺乏碳酸盐矿物)组成及含有较多的黄铁矿造成的。其较高的溶解度及产酸潜力导致后期溶解过程中产生的高效氧化剂Fe3+保持游离态并促进黄铁矿氧化,从而加速了Tl向周围环境扩散的进程。矿区土壤为成熟度低的硅酸盐黄壤,主要矿物为石英、高岭石并普遍存在受AMD影响产生的次生硫酸盐矿物。Tl在矿区表土中含量为5.79–270μg/g,均值65.74±62.32μg/g(n=21)。通过一条深约100 cm受下伏矿渣影响的土壤剖面分析表明,剖面中的Tl含量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征,其中表土层中Tl含量为17.9–48.8μg/g,均值30.4±11.5μg/g,矿渣层中Tl含量为300–858μg/g,均值454.5±163.2μg/g。XRD、XPS、SEM-EDS以及草酸盐萃取等手段共同表明,Mn氧化物和黄钾铁矾是研究区土壤剖面中十分重要的Tl赋存矿物。因此,Mn氧化物氧化还原及矿物学转化等过程对Tl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而制约着Tl的生物有效性。因此,滥木厂汞铊矿区土壤中Tl在不同矿物间的分配及其向植物的迁移是一个受矿物学转化调控的复杂动态过程。
其他文献
基于磁异常的磁性目标定位与跟踪技术,在潜艇探测、水下监控、探矿、机器人定位与跟踪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通常将磁性目标物视为磁偶极子,通过求解最小二乘问题,获得磁性目标的位置坐标、磁矩矢量等相关参数,实现定位与跟踪。然而磁传感器的噪声和环境磁干扰会影响磁异常的测量精度,进而影响定位精度。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在于针对实际测量的磁异常矢量存在噪声和误差的特点,研究相关的模型和算法对定位结果进行补偿和修
图像匹配是计算机视觉中的经典问题,可广泛地应用于基于视觉的导航系统中。面向成像制导的图像匹配主要研究如何在大尺寸的参考图像中计算出小尺寸的实时图像的位置坐标。复杂的成像环境往往导致实时图像带有一定程度的模糊退化,这给图像匹配带来了挑战。本文针对模糊图像的匹配问题,提出了三种模糊图像匹配算法。与先复原再匹配的传统模糊图像匹配算法不同,图像复原与匹配一体化算法在利用复原结果提升匹配性能的同时,也利用匹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虚拟现实系统二维三维混合交互环境下用户视觉搜索时间延长、决策能力降低,交互任务混乱从而增加视觉干扰。本文为虚拟现实交互界面设计构建虚拟现实界面任务技术感知匹配TTF模型,基于用户注意机制和虚拟现实交互任务进行虚拟现实视觉搜索干扰效应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有:(1)虚拟现实人机交互选择注意机制相关研究对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相关技术和任务特点以及交互界面构成进行分析,通过分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产生的污染负荷大大增加,但大部分城市的水污染控制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大量污染负荷进入城市水体中,导致大部分城市均出现了黑臭水体,其治理工作刻不容缓。本研究以广东省肇庆高新区东排渠为例,结合东排渠污染现状分析及其问题诊断结果,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组合治理方案,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不同方案下水体水质改善方面效果,为东排渠综合治理方案的决策提供支撑。本研究根据监测数
丙炔氟草胺是日本住友公司开发的N-苯酰亚胺类除草剂,能有效去除大豆、花生、棉花等农作物地中的一年生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本文建立了丙炔氟草胺的残留分析检测方法,并研究了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吸附-解吸附以及迁移淋溶等环境行为。另外,鉴于丙炔氟草胺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及其环境风险,本文选取了三种不同生物炭(玉米秸秆、水稻壳、竹子),研究了生物炭对土壤中丙炔氟草胺降解的影响,为防治其以及农药类物质污染土壤的修
城郊乡镇空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文化价值,是新时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区域。特大城市的城郊乡镇空间被城市扩张“吞噬”严重,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特大城市城郊乡镇又承载着大力推进乡村地区一二三产融合以及改善村民人居环境的重要任务,把握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间的平衡是研究特大城市城郊乡镇规划管理的关键思路。但是既有的城郊乡镇研究并不全面,大多关注的是村庄建设用地、农用地
随着基础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工地大型工程车及各类机器的巨大用油量,使得储油罐已成为许多工地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建筑工地地理位置的分散性和偏僻性,使得工地上储油罐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计量不准确、实时性差、偷油、漏油、油料补添不及时等管理问题。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对储油罐建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油罐中油量变化并实时自动记录可使这类问题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储油罐在建筑工地实际使用过
湖泊微生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煤及顶底板中伴生的黄铁矿等硫化物通过与水、大气及细菌相互作用形成酸性矿山排水(Acid mine drainage,AMD)。因AMD具有低pH、高重金属、高硫酸盐等特征,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常造成受纳水体的酸化,低pH值及大量重金属离子会抑制水体微生物的生长,阻碍水体自净。贵州兴仁市煤矿资
双酚类(Bisphenols,BPs)有机物是一类典型难降解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在水体环境中广泛存在,其中,双酚A(BPA)和双酚S(BPS)是目前检测频率和检测含量较高的EDCs。研究表明,即使暴露在非常低的BPs剂量下也会对人体和水生生物产生各种不良的健康影响。因此,去除废水中的双酚类有机物对维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
目的:肺癌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前列。肺癌患者的五年平均存活率较低。泛素化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正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调控,与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泛素化是通过E1泛素激活酶、E2泛素偶联酶和E3泛素连接酶形成的一系列反应来实现。E3连接酶RFWD3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至今为止,其在肺癌中的功能和机制尚不清楚。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