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O/CeO2催化剂在CO-PROX反应过程中的价态变化及其耐温度变动性能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man_Zhe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稳定发电要求富氢气体中CO含量低于100ppm。CO选择氧化(CO-PROX)是除去富氢气体中CO的有效方法。CuO/CeO2是该反应的有效催化剂。本文考察了浸渍法制备的CuO/CeO2系列催化剂在富氢气氛中对CO选择氧化的催化性能,讨论了Cu/Ce原子比、样品质量、升温降温方式、CO2的存在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价态变化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浸渍方法制备了CuO/CeO2系列催化剂,其Cu/Ce原子比分别设定为5%、10%、15%、30%,焙烧温度恒定为600oC。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在模拟富氢气体(不含CO2)中,连续升温反应、连续降温反应、单温度点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质量为200mg时,所有反应过程在120oC时CO转化率达到或接近100%。Cu/Ce原子比为10%的催化剂显示出最优的催化性能。对反应后催化剂TPR分析可知,依反应温度和Cu/Ce原子比例不同,催化剂在CO-PROX反应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还原。(2)对上述制备的不同Cu/Ce原子比的催化剂,考察了其在模拟富氢气体(含CO2)中的连续升温反应、连续降温反应、升温降温循环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反应混合气中加入CO2后,催化剂在低温时CO转化率明显降低。一般情况下,在80oC-100oC时连续降温反应比连续升温反应活性高。连续CO-PROX反应后TPR结果表明,连续降温反应比连续升温反应后的催化剂状态复杂。由TPR峰面积可知,当反应气中加入CO2后,连续升温反应过程比不含CO2时连续升温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氧化铜量少。
其他文献
<正>我国英语教学采用的语法体系基本上是沿袭英国的传统语法体系,几十年来没有大的变化.传统语法在很多方面是根据拉丁语法建立起来的。随着语言和语言研究的发展,特别是近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发展,对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电池供电系统,在电池性能严重滞后于手持终端设备需求的背景下,电源管理技术正成为这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探究了扬弃生态异化的社会制度前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承包商国际工程业务迅速增长,同时也面临项目实施过程中不适应国外标准的突出问题。基于专家访谈和工程资料收集,分析了8个典型国际工程项目应用案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近年来翻译界探讨的热点。作为跨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他们并没有优劣之分,各有所长。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翻译实践中,二者
近年来,风险导向审计的缺点渐渐显现并受到重视,为了解决制度基础审计存在的各种缺陷,提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文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出发,在分析其在审计成本、审计
金圣叹评点《水浒》 ,从对艺术形象的鉴赏与品评入手 ,对人物在小说中的重要性有着敏感而深刻的体察。他认为小说中的人物是反映生活与表现作家主观情志的载体 ,在小说文本建
患者,男,75岁。因出现带状疱疹10d,在外院治疗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疱疹区伴有50%的大面积感染。于2006年4月20日来我院疼痛门诊就诊。患者年老,消瘦,神志差,痛苦面容。主诉:疱疹区疼痛
陶瓷发展历史在宋代进入高潮,宋代陶瓷工艺成熟,与其在装饰风格以及绘画的艺术上更是推陈出新,独具特色。北宋时期耀州窑在印花工艺上有一定的风格和独特的工艺技术,印花手法
碱渣是工业上用氨碱法生产纯碱过程中排放的废渣(液).作者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国内外动态,碱渣的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述,并提出了治理与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