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与颠覆--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女性书写比较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p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为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熟悉并喜爱的作品。本文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分析了两部作品各自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并阐述了她们之间的一些异同。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19世纪英国女性生活状况,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发展并简要地介绍《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创作情况;第二部分对《傲慢与偏见》及《简·爱》的婚姻主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两者婚姻观之间的异同。第三部分从伊丽莎白的智慧、反抗意识和简·爱的反抗意识、对独立平等的不懈追求方面对《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的女性意识分别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从两女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性格方面对《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折射出两者身上共同体现出的女性自卑感;第五部分对《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叙事艺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体现出作者艺术构思的独特性;第六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本文希望通过对该两部作品及其女主人公的女性书写比较,更加深入的了解女性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期待女性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  
其他文献
“靖难之役”(1399-1402)是发生在明初的重大政治事件,其实质是一场皇室内部为争夺皇位而发生的内战。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举兵叛乱,号其师日“靖难”,将在位的侄儿建文
吕惠卿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将,由于政敌的诬陷,他被《宋史》列入《奸臣传》中,蒙受了千年的恶名。本文本着求真的学术精神,细致梳理相关史料,论述相关史实,争取还原吕惠卿的本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