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项事业上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特别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打破之后,我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不断交流与碰撞、冲突与整合。而乡村文化在村庄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村庄治理重要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关系到村庄治理是否能够实现善治目标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顺利实施的问题,同时关系到我国村庄社会是否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的问题,因此研究城乡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村庄治理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城乡文化交融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传统乡村文化,同时对传统乡村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传统乡村文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具有内容保守、形式传统、传播缓慢等特点,在城乡文化交融的影响下,传统乡村文化的内容、形式、传播等方面不断受城市文化影响而转向内容开放、形式多样、传播迅速等。城乡文化交融在改变传统乡村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影响着村庄社会,其中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变村民消费方式、加速村庄人口流动、引进村庄法治手段等影响比较突出。城乡文化交融在不断冲击传统乡村文化和村庄社会的同时,还影响着村庄治理,给村庄治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笔者以四川省D县H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城乡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村庄治理,具体表现:村庄治理环境中传统文化环境和人居社会环境不断恶化,村庄治理任务难度加大;村庄治理主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现代化的同时还不断突破传统道德底线,严重影响村庄秩序稳定;村庄传统治理手段功能逐渐削弱,现代法治手段作为新兴手段不断进入村庄,但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治的阻碍,村庄治理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维护。针对这些问题,为实现在城乡文化交融背景下村庄治理水平的提高,建议:一是深化城乡文化交融,营造良好的村庄治理环境。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发挥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为村庄治理提供文化认同基础;加快城乡核心价值文化对接,营造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二是培养村民公民意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关于村民对村庄公共生活冷漠、行为无序、道德下降等问题,需从培育其参与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着手,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三是完善村庄治理手段,维护村庄秩序。针对村庄缺乏有效治理手段的问题,要不断加强礼治手段和法治手段的共同建设,以礼治作为法治的补充,以法治作为礼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