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害作为一种极端的或突然的环境变化,人类如何响应进而有效适应这种变化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而关于普通民众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已有研究不足。为此,本文以2007年6月3日发生的宁洱6.4级地震灾害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宁洱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宁洱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一些特点与规律,并尝试探讨了提高当地民众防震减灾能力的适应性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宁洱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总体状况尚不理想,尤其是对地震灾害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综合得分率小于0.65~0.7的被调查群体对地震灾害的响应情况好于其对地震灾害的认知情况,而综合得分率大于0.65~0.7的被调查群体对地震灾害的认知情况好于响应情况。2.宁洱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群体差异较为显著,具体表现在:①随着样本年龄的增大,各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变量的得分率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总体趋势。对地震灾害知识掌握最好的是28~30岁年龄段的人群,而对防震减灾技能掌握最好的和震时及震后的响应更加积极、合理的则是52~54岁年龄段的人群。②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宁洱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各方面能力总体都明显增强。但是,以高中及中专学历为界,宁洱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情况与响应能力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点:高中及中专以下学历者响应能力强于其对地震灾害的认知水平,而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者的认知水平则强于响应能力。偏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因素与认知变量的正相关性高于其与响应变量的正相关性。且认知变量中,地震灾害理论知识方面与受教育程度间的正相关性更高。这可能与传统正规教育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有关。③不同职业的群体在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4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整体上受教育水平较高的职业群体,其应对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能力也较强。干部群体在各变量的得分率均较高,农民和学生群体对地震灾害的认知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群体。④男性对地震灾害的认知程度和响应水平好于女性,不同民族的被调查群体只在地震灾害知识和灾时自救互救2个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宁洱6.4级地震的高烈度区(VIII度区和VII度区),震后4个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地区民众的自救互救意识较强且行动积极,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能力随烈度等级的变化一致,表明烈度越高受破坏越严重的地区,经过该次地震的影响后,这里的民众对地震灾害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震时和震后的响应行为或4个月后对这些响应行为的选择也越趋于积极、合理。4.在VIII度区内,农村群体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能力与城镇群体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城镇群体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整体水平高于农村群体,且在相同的自我评价水平上,城镇群体实际代表的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能力更高。但农村群体在灾时自救互救方面的表现较好,灾时自救互救变量的平均得分率与城镇群体的差距较小。5.宁洱民众在震时和震后的实际响应行为和态度与其对地震灾害知识和防震减灾技能的认知与掌握程度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宁洱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程度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在地震灾害中的实际响应行为:认知程度好则响应行为更加积极、合理;反之对地震灾害积极合理的响应又促进了宁洱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愿望和认知效果。其中,防震减灾技能的掌握程度对震后响应的影响更加显著。6.在自救互救过程中,相比理论性较强的地震灾害知识,宁洱民众更倾向于对操作性较强的防震减灾技能所起的作用给予积极的评价;人们亲身经历较大地震的次数越多,其对自身地震经历在防震减灾中所起作用的评价越积极。7.宁洱民众对地震灾害的已有认知多是通过一些传统、正规且较为可信的途径得到的,而地震发生后民众也更倾向于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权威媒体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宣传来获取相关信息与知识。学生和农民群体学习地震灾害知识和防震减灾技能的愿望最为强烈,具有较大的认知潜力。总体而言,学校正规教育未显现出明显优势。最后,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3点适应性对策,以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切实提高宁洱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能力。具体为:①加强关于地震灾害的科普宣传,尤其是一些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防震减灾技能。②重视并提高宁洱地区青少年和老年群体、学生和农民群体的防震减灾能力。③加强针对性的应急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