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肝癌组织褪黑素受体的表达和结合特性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8124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有无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R)的表达及其细胞分布特点,明确MR两种受体亚型(melatonin receptor 1,MT1和melatonin receptor 2,MT2)在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细胞表达的差异性及其意义,为揭示褪黑素(melatonin,Mel)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成人肝癌手术病例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后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和癌旁组织MT1和MT2的表达及其细胞内分布特点;取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匀浆提取总RNA,采用RT-PCR半定量法分别分析MT1和MT2基因mRNA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性;制备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的膜蛋白,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法(radioligand binding assay of receptor,RBA)检测MR特异性结合和动力学特性。结果:1. MR在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成人肝癌细胞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MR两种受体亚型MT1和MT2蛋白均呈聚集性颗粒状棕褐色阳性染色,但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核中表达最少;癌旁组织染色强度明显低于癌组织,棕黄色阳性染色结果呈弥散性分布,也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核中表达最少,分布特点同癌组织类似。2.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MR受体亚型MT1和MT2的mRNA表达的差异性提取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的总RNA,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均有MT1和MT2表达,但癌组织MT1和MT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3.放射性配体结合法分析MR的结合特性125I标记的褪黑素(125I-Mel)在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的膜蛋白上存在特异结合位点,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R特异性结合最大结合容量(Bmax)分别为0.29±0.07 pmol·g-1和1.16±0.28 pmol·g-1,癌组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平衡解离常数(Kd)值分别为48.7±6.5 pmol·L-1和26.5±4.6 pmol·L-1,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动力学分析表明该特异性结合为可饱和和可逆性结合。结论:1.本文首次发现,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均有MR表达,包括其两种亚型MT1和MT2。2. MR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具有差异性,其mRNA的表达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3.成人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的MR结合特性为:可饱和性和可逆性,其结合特性为低结合容量和高亲和力。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立枯丝核菌病、茎基腐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色粗皮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以带病种薯和土壤传播。马铃薯黑痣病
从智能化矿山的现状及设计目标、设计内容和特点3个方面对神南矿区智能化矿山进行了现有情况的分析、归纳,兼顾与陕西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信息化共享,结合神南矿业公
目的:探讨WT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初治及复发的AML患者治疗前及K562细
目的探讨中国近10年胰岛素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疗经验。方法联合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多家中文数据库,查找胰岛素瘤的相关文献,应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胰
目的:探索建立新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方法:通过分析现行中药质量模式的局限性,比较分析中药、化学合成药与生物制剂质量控制模式异同点,结合笔者近年来在道地药材和药
会议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对脊柱转移瘤的显示能力和b值选取方法,确定脊柱转移瘤的较佳b值。方法:选取两个对照组,一组对28例临床确诊为癌症并有明确脊柱转移瘤患者及对照组21例
目的浸润性生长的脑肿瘤常位于运动功能区或其附近以及手术难以达到的部位,对于外科手术医师而言,无疑提高了尽可能切除肿瘤同时又保护周围脑组织结构和功能完整的难度。以往
代管县供电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管理和技术防护情况复杂,目前普遍使用的安全测评方法偏重脆弱性漏洞问题核查,对业务系统数据流及业务逻辑关系的测评不全面(或不深入)
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需让学生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求得合作力、理解力、运用力等数学关键能力的真实生长;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迁移运用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