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右心室快速起搏的扩张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衰模型,通过DSA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基质干细胞,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晚期充血性心衰的可行性及其对心肌细胞重构的影响。 方法:15只太湖梅山猪经右心室快速起搏4周后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组;B组,单纯BMCs组;C组,CSCs组;每组5只。抽取实验猪髂骨骨髓体外分离纯化,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的第三天加入5-氮胞苷孵育24小时,更换培养基后继续培养,2周后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鉴定心肌细胞的转化率。230次/分起搏4周后在DSA下经冠状动脉注射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心肌干细胞移植,4周后以心超多普勒检测心功能以及心脏形态学变化。在不同时间点获得心内膜下心肌组织并以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和心肌凋亡阳性细胞率,同时抽取实验动物的静脉血经离心后检测血清的IGF—Ⅰ和TNF—α的含量。 结果:骨髓间充质细胞经5-氮胞苷诱导培养14天后,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细胞百分数是29%,电镜下观察细胞具有心肌细胞的特征。B、C两组动物在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约一周时心衰症状明显好转如进食增加、活动能力加强,移植后4周时两组动物的胸腹腔积液减少,尿量增加,活动能力明显好转。移植后4周的心超心功能测定显示B、C两组的EF和CO较术前有增加,LVEDD和LVESD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上述指标并未达到起搏前水平,而且C组的改变较B组更为明显。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细胞的凋亡率下降,但是与移植细胞的类型无关,P>0.05。干细胞移植后4周的不同时间点的血清IGF—Ⅰ含量不断增加但是到术后一周到达高峰后即不再增加,而且心肌细胞移植组的改变更为明显,P<0.05。干细胞移植后4周的不同时间点的血清TNF—α含量不断减少,与血清IGF—Ⅰ类似,心肌细胞移植组的改变更为明显,P<0.05。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充血性心衰心肌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中文摘要 结论:(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晚期充血性心衰是有效、安全和可行的。(2)5一氮胞普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移植比单纯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心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3)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衰心肌细胞影响的可能机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进IGF一I合成、分泌,促进心肌细胞生理性肥厚;降低心肌自分泌的TNF一a水平,同时减少外周性的TNF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