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铝合金支架的电磁充型间接挤压铸造成形工艺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1987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挤压铸造是一种结合铸造与锻造技术特点于一体的材料精确成形技术,其特点是,液态金属在高压下结晶成形,得到的铸件缩孔减少、组织致密、力学性能优良,并可实现“近净成形”。电磁泵可以用来传输液态金属并可将其应用于铸造工艺。将电磁泵传输与充型技术运用于挤压铸造成形工艺,优点如下:电磁力作用下传输液态金属,传输较为平稳,传输过程中有效减少了氧化膜和卷气的生成;液态金属的流速和流量精确连续可调;液态金属流经磁场,铸件组织和性能得到改善等。本文介绍了一种电磁充型间接挤压铸造成形工艺,将电磁传输充型与挤压铸造技术结合起来,针对某大型复杂铝合金支架,进行了该支架电磁充型间接挤压铸造成形工艺的研究。运用FLOW-3D软件对液态金属在T形管道中流动并传输至压室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液态金属传输流动行为的分析,重点讨论了传输过程中氧化膜和卷气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随着传输管道转角处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大,所产生的氧化膜与卷气逐渐减少;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基础上,优化设计了电磁传输系统中传输管道的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优化设计的传输管道结构能有效减少氧化膜和卷气的生成。运用JSCAST铸造模拟软件对铝合金支架进行了间接挤压铸造充型过程的数值模拟,确定了如下工艺参数:铝液的初始温度750℃,压射速度0.04m/s,模具预热温度280℃,型芯预热温度300℃。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预测了铸件的最后充型位置以及金属液提前凝固位置。然后,对支架进行了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对铸件边缘至料饼方向的6个记录点凝固时的实时温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工艺参数较为合理。铸件在凝固过程中,铸件各部位的凝固顺序为:边缘→中心→料饼依次凝固,凝固顺序十分合理。通过对充型和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确定了溢流槽和排气槽的位置,设计了支架挤压铸造模具并完成了模具的外协制造。采用ZL101铝合金对支架进行了电磁充型间接挤压铸造的试制,在试制过程中验证了电磁传输系统传输铝液和传输管道中的铝液自动回流的可靠性。试制后得到的支架铸件表面光洁,未出现欠铸、冷隔等铸造缺陷。试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输管道的结构、支架挤压铸造模具设计和电磁充型间接挤压铸造成形工艺参数合理。
其他文献
在对重磁场源精细分离及对电场和地震速度场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或电法)资料解释出的主观地质模型作为约束条件,定量分析不同地球物理场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平面迭代
会议
目的:本研究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帮助临床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方法:为观察丁苯酞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脑梗死后
<正>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主要标志是性发育和性成熟,期间每一位孩子都要经历躯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随着性发育的渐趋成熟,少男少女们开始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
<正>长期以来,肝纤维化的诊断依赖肝活检,既有创伤性又无法准确判断肝纤维化的发展程度[1-3]。肝纤维化四项检查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网络信息化工具在各种教育中的作用备受重视,使用日益广泛。医学科学具有发展迅速、信息量巨大等特点,网络教育资源在医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出
本文采用硫化烯烃与高碱磺酸盐,酯类油性剂及在金属加工中常用的氯极压添加剂进行复合,通过四球机试验,发现高碱磺酸钙及异构醇脂肪酸酯对硫化燃烃的极压性有良好的增效作用。
块状非晶合金拥有独特的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室温下极大的弹性和良好的加工成型,在近几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相对已经获得实际应用的Zr基块体非晶合金而言,2000年
在社会转型加速期,传统婚姻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导致家庭结构及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再婚家庭数量不断增多,再婚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亲子关系是家庭
自由曲面是一种形状复杂且难以用数学公式准确描述的曲面,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光学器件等行业。目前,自由曲面的加工主要采用数控铣削加工,但是很难加工碳化
湖南省株洲市是我国南方重要工业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建设的问题凸显。而城市林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研究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格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