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如何调动全社会资源让经济保持平稳、健康的增长已成为全社会讨论的重点。随着金融产业产值不断增加,其在经济增长背后起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被学界认可,而金融生态环境作为衡量金融行业所处环境的评价指标,它的好坏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假如失去了经济的支撑,金融生态环境也将日益恶化。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如何在出台相关经济政策的时候考虑到改善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而出促进经济发展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希望从中国角度出发,在考虑数据可得性和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各省情况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对它们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打分,从而分析和评价中国31个省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构建经济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模型,研究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金融市场因素、社会信用因素、社会教育因素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并结合空间模型特点分析实证结果,最后对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收集31个省从2007到2014年的相关省级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价各省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分析各省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结果发现:中国各省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质量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之后利用得到的指标体系,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模型,最终发现:(1)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反向影响作用,影响系数不大,接近于0;(2)金融信用环境的变化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3)社会教育因素变化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影响系数最大;(4)从空间模型分析,各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经济增长有明显地域性:各地区经济增长模型的空间固定影响值差异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固定影响值为负,经济不太发达或有政策支撑地区的固定影响值为正。最后针对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1)加快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均衡发展;(2)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引导资本脱虚向实,促进经济发展;(3)注意控制银行风险,加强信用环境建设;(4)全面推动社会法制、教育、保障等全面发展;(5)各地区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经济发展计划;(6)政府认清职责,发挥市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