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语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和表达方式,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来表达否定,讽刺及嘲弄的意思,常常用来表达说话人的强烈情感色彩。很多学者对它的语用效果如幽默,谴责等进行研究。也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反语的识解机制进行了阐述,为反语的识解机制研究积累了一定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ERPs(Event-Related Potentials)技术为语言认知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廖巧云(2015)提出了语义修辞识解机制的ADRIM“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认为修辞识解存在可能性特征的提取,这为英语反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国内外学者对反语从多个领域对反语进行研究,但是对于英语反语识解中是否存在可能性特征提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利用ERPs技术来验证廖巧云(2015)提出的语义修辞识解机制的“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研究问题是:在英语反语句的识解过程中是否存在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现实性?本实验完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外语学习认知神经实验室,共有18名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作为被试参加实验。本实验以“反应时”和“脑电”为指标,采用单因素三水平(话语类型:反语句,直义句和无关句)设计。材料均为英语,呈现方式为随机呈现。首先,被试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内认真阅读和理解情境句和关键句。当句子呈现结束后判断句子后面探测词的真假且按相应键(F—真词;J—假词)。实验材料用E-prime软件编程,计算机记录被试的反应时,脑电数据通过Neruoscan 4.5和Synaps 2采集并记录,然后对脑电数据进行离线分析,且将结果输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直义句与无关句的反应时基本相同,分别为711.55 ms和712.57 ms。无关句的反应时间最长,732 ms;三者的准确率均较高。反语句和直义句反应时差异不明显,说明被试对语料比较熟悉。被试可以很快提取可能性特征进行理解并且对探测词做出判断。(2)反语句,直义句,无关句,三种条件句下的P200,N400和LPC波幅都有显著差异。其中无关句诱发的N400波幅要显著大于反语句和直义句。在反语句和直义句条件下,N400波幅在左脑额区[t(14)=-6.110,p=.000<.05]和中央额区[t(14)=-2.733,p=.017<.05]存在明显差异;P200和LPC波幅在额区也存在明显差异。反语句和无关句诱发的N400波幅在左脑额区[t(14)=2.820,p=.014<.05],右脑额区[t(14)=3.628,p=.003<.05],额中区[t(14)=4.309,p=.001<.05],中中央区[t(14)=4.912,p=.000<.05],左中央区[t(14)=6.527,p=.000<.05],右中央区[t(18)=9.834,p=.000<.05]差异明显;在直义句和无关句条件下,N400波幅差异体现在额区和中央区;LPC波幅差异体现在额区,中央区,顶区。本研究得出结论认为:(1)被试在理解英语反语时能够成功地提取可能性特征,从而促进对探测词真假的判断。(2)反语句,直义句的脑区加工差异在额区较明显,说明英语反语加工主要集中在额区,证实了额区在语言加工中的重要作用。(3)英语反语识解在额区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廖巧云(2015)提出的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同时为英语反语的识解机制提供了ERPs证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