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谷光甘肽S转移酶π(GST-π)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化疗耐药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意义在于从生物学角度寻找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作为筛选化疗药、判断卵巢癌患者是否耐药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对阐明卵巢癌铂类耐药机制、提高卵巢癌的化疗疗效有重要意义。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河北省第四医院妇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入院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66例。其中浆液性卵巢癌41例(62.1%),粘液性卵巢癌20例(30.3%),宫内膜癌3例(4.5%),透明细胞癌2例(3.0%)。年龄为25~74岁,中位年龄54岁。按照2000年FIGO分期标准:早期(Ic~IIc期)20例(30.3%);晚期(III~IV期)46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例资料,包括手术及化疗资料,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均为术后病理诊断确诊,术后均接受6-8个疗程的铂类药物化疗,术后未接受铂类化疗或早期不足3疗程者及患有其他影响生存的疾病者除外,按照化疗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敏感组及耐药组。2对6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LRP及GST-π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蛋白表达,分析LRP及GST-π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及患者预后的关系。3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版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LRP和GST-π的表达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标准。结果:1患者的总生存率:66例卵巢癌患者随访率100%,手术后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0%、69.7%、50.0%,死亡33例,占50.0%,原因均为卵巢肿瘤复发或转移所导致的死亡。2患者的临床特征与LRP、GST-π蛋白表达的关系:统计学分析显示,LRP和GST-π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病理类型、手术残余病灶大小无关(P>0.05)。3 LRP和GST-π的表达与卵巢癌化疗疗效的关系:66例卵巢癌组织中,LRP的阳性者49例,化疗有效者20例,近期化疗有效率61.2%;LRP阴性者17例,近期化疗有效者16例,化疗有效率9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GST-π的阳性者47例,近期化疗有效者29例,化疗有效率61.7%;GST-π阴性者19例,近期化疗有效者17例,化疗有效率89.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6)。4 LRP和GST-π的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关系:在化疗耐药组,LRP阳性者21例,阴性者2例,LRP阳性表达率为91.3%;在敏感型组,LRP阳性者28例,阴性者15例,LRP阳性表达率为65.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0)。在化疗耐药组,GST-π阳性者20例,阴性者3例,GST-π阳性表达率为87.0%;在敏感型组,GST-π阳性者27例,阴性者16例,GST-π阳性表达率为6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39)。5 LRP和GST-π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LRP和GST-π表达共阳性者39例,共阴性者9例,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LRP和GST-π的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r=0.314 P=0.010)。6 LRP、GST-π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Log-rank检验表明,LRP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4月,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4月,GST-π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6月,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9月,LRP、GST-π阳性者术后生存时间均低于LRP、GST-π阴性者,LRP和GST-π共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8月,共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9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LRP和GST-π的表达与卵巢癌化疗疗效相关,LRP和GST-π阳性病例,化疗有效率明显降低。LRP和GST-π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在耐药组中高表达。而且,LRP和GST-π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存在相关性,两者可联合应用预测早期耐药。2 LRP和GST-π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可预测患者预后,LRP和GST-π表达阳性者,患者的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