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载和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和风貌。十五《国风》更是以地域为界限,分别展示出了不同地区的诗歌风格和特色。本文研究和探析十五《国风》中的“三卫”与齐、秦的地域文化,进而探究三地地域文化对诗歌内容和风格特色的影响。地域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产生之初并非是一静态的存在,而是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互相影响与变化。先秦时期的地域文化正在发展成熟之际,而本文要讨论的《诗经》时代,周王朝是当时中华大地上的共主,其制度与文化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卫与齐、秦作为当时的诸侯国,其文化自然而然会受到周文化的影响。因此,“三卫”与齐、秦风诗中不仅反映和体现出本土的文化,同时也有周文化的痕迹。第一章写“三卫”的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影响之下的诗歌内容和特色,“三卫”指的是《诗经》中的《邶风》、《鄘风》和《卫风》,从历史发展来看,卫地是纣都朝歌所在之地,后周武王伐纣,封纣子武庚于此地,并置管叔、蔡叔和霍叔“三监”于邶、鄘、卫三地,“俾监殷民”。后“三监”携武庚叛,周公承成王之命平叛之后,封武王少弟康叔于此,建立卫国,后世卫并邶、鄘;从诗歌内容来看,《邶风》、《鄘风》、《卫风》都是在写康叔建立的卫国的事,所以“三国同风”,诗歌中反映的也都是卫地的地域习俗。卫地为商朝旧都,其地殷民聚集,自然有殷商文化的遗迹。因此“三卫”之风中体现出的地域文化有商文化的因素。第二章写齐地地域文化与齐风诗。齐地在东海之滨,泰山以北,其地的土著居民是东夷人,始封之君是太公望。姜太公到齐地以后“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因地制宜,齐国的经济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在政治方面齐太公采取“因俗简礼”的政策,所以齐国的风俗受东夷人习俗的影响,其地域文化的构成中有东夷文化的因素,有商业文化的特色,又有周文化的影响。反映在《齐风》中,我们可以看到齐风诗不仅舒缓阔达,同时也有齐文化尚仁、尚侈的地域特色。第三章写秦地地域文化与秦风诗。秦人早期与西戎族杂居,为了部族的生存和发展秦人与西戎争斗不断,后秦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有功而被封为诸侯,并受周王命诛西戎,夺回了西戎占领的周族兴起的歧、丰之地,收周余民而有之。因此,受西戎游牧民族影响的秦地地域文化中自然有游牧民族好勇尚武的精神,亦有周的礼乐文化影响,反映在秦风诗中,体现了秦风厚重质直的风格特点。最后一章总说地域文化对诗风差异的影响,前三章的分章论述对卫、齐、秦地三国风诗和三地地域文化的关系已有了总的印象,也已经明确了因三地地域性的差异而产生了诗风的差异。最后一章对前面论述加以总结概括,并对三国风诗的地域性差异稍作比较,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进行了简单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