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砖混粉体性能提升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qq11qq11qq11qq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砖混粉体因含有SiO2、A12O3、CaO等活性成分而具有火山灰活性,且因包含一部分未水化水泥而具有一定的潜在水硬性,同时近年来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使用量逐年增加,价格也随之升高。如若能将再生砖混粉体用作混凝土矿物掺合料,这不仅有助于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而且能缓解我国矿物掺合料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再生产品的制备也能够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然而再生砖混粉体的理化特性不明,潜在活性也未得到有效的激发且粉体对水泥基材料的工作及力学性能影响也未有足够的理论支持,这极大地限制了再生砖混粉体的研究和应用。本文针对再生砖混粉体,在深入剖析其理化特性的基础上,探究其对水泥基材料工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物理、化学及纳米等改性方式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同时,在粉煤灰存在条件下,研究改性再生砖混粉体和粉煤灰的叠加效应及其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规律;最后,建立再生砖混粉体作用下的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揭示再生砖混粉体对水泥基材料水化进程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等分别测定粉体的化学成分、粒度分布、物相组分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再生砖混粉体与粉煤灰的化学成分类似,具有潜在的火山灰活性。同时,再生砖混粉体具有粒度大、粒径分布不均匀、颗粒边缘不规则等特点。但经改性后,再生砖混粉体颗粒的粒度及其分布范围减小,比表面积增加,同时优化了颗粒形状和减少了表面裂缝。再生粉体经改性后其流动度与水泥净浆更为接近。2.采用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及纳米改性方式激发再生砖混粉体活性,并探究改性再生砖混粉体对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分析对改性再生砖混粉体下水泥基材料的水化进程进行定量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进行定性辅助分析。结果表明掺入改性再生砖混粉体可以提高水泥净浆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水化程度。其中化学强化对抗压强度的提高效果最好,物理强化和纳米强化次之。水泥净浆中加入改性再生砖混粉体有助于促进其水化产物的生成,使得试件的微观结构更为致密。3.评价改性再生砖混粉体在粉煤灰作用下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通过改变二者的替代率制备水泥净浆试件。以28d试件抗压强度评定二者最佳相容比,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热分析等手段进行辅助验证。通过对净浆抗压强度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同时基于工程上的便捷性考虑,最终选定再生砖混粉体的最优替代率为1 0%,即改性再生砖混粉体和粉煤灰的相容比为1:1。在此相容比下,化学改性再生砖混粉体同样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活性激发效果。试件CH的取向指数显著降低,且水化度也随着替代率增加而逐渐下降。当粉体替代率在10%时,水化度轻微下降,当替代率在30%时,水化度仍处于可接受范围,但是当替代率达到50%时,水化度则急剧下降。因此认为两者替代率在30%时为合理替代率,且化学改性粉体效果最优。4.基于再生砖混粉体与改性再生砖混粉体对水泥基材料的水化热试验,建立再生砖混粉体作用下的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并阐释再生粉的水化机理。通过K-D水化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改性再生砖混粉体对水泥基材料水化过程的影响,发现再生砖混粉体的掺入会缩短结晶成核与生长(NG)阶段,此阶段水化程度也相应降低,使得水化更早进入相边界反应(Ⅰ)阶段,同时也使得该阶段的时间延长,更早地进入扩散(D)阶段。同时,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再生砖混粉体相比未改性再生砖混粉体而言在NG阶段停留时间较短,在Ⅰ阶段则有所延长。这也与前期强度及微观分析结果相吻合。
其他文献
在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被广泛使用以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部分农药的作用效果明显,但其毒性也不容忽视,使用过程中农药在土壤和水体中造成残留,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
由于氢气的易燃易爆性以及基于氢工质的透平膨胀机研制的复杂性,氢透平膨胀机的研制在国内仍处于空白,随着清洁能源以及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对液氢需求的增大,作为氢液化系统关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在活化的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有选择性表达。是一种对T细胞具有负调节作用的细胞表面分子蛋白。LAG-3作为一种可溶
结构的冗余度是一个间接反映复杂结构系统整体鲁棒性的重要评估指标,其与结构易损性、误差敏感性和构件重要性经常联系在一起。国内外研究人员基于冗余度理论对传统刚性结构
爱德华·P·琼斯是一位取得突出文学成就的当代美国非裔作家。他的小说《已知的世界》不仅于出版当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并先后荣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书评家协会小说奖、国际都柏林文学奖、麦克阿瑟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已知的世界》被视为是新奴隶叙事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美国内战前南方的黑人奴隶主种植园为历史素材,从黑人前辈作家鲜有触及的视角,将奴隶制的探讨从种族之间深入到种族内部,展现了奴隶制中错综复杂的种
《韩非子校释》是陈启天研究法家思想的重要成果。在校释中,陈启天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汇集古今中外《韩非子》研究成果,进行参校。陈启天上承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又结合时代背景,对《韩非子》进行重新校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使法家思想在民国焕发出新的光芒,推动了韩学的进步,也为后学者研究《韩非子》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本文主要从校释特色、对《韩非子集解》的继承和发展以及《韩非子校释》的
印度季风(也称西南季风)是亚洲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主要来源,因此,印度季风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极为重要。过去千年以来夏季风(降水)的变化与驱动机制,是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未来降水响应的重要参考依据。关于近千年来印度夏季风的重建记录有很多,但是对于其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的认识始终存在诸多分歧,原因在于样品的年龄误差较大、已存在的记录较少且分辨率不足。我国现有的
大位移井钻井是在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钻井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海油陆采和一井开采多个不相连的油气藏构造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但在大位移井钻
有机膦化学的发展已经超过百年,是一门古老的有机化学研究领域。有机膦化合物是一种普遍存在且重要的有机分子。在有机膦化合物中,膦氧化合物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生物化学
随着汽车工业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必定会融入物联网的时代潮流中。目前车辆内部搭载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控制系统,而车载控制终端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和CAN总线来监测汽车的整体情况,这使得车辆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但与此同时汽车的电控结构和线路也越来越复杂。一些电子部件的增加使得汽车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对增大,而且部分故障原因由于缺少数据难以找出。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传输车辆实时数据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