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病程、不同梗死体积血清炎性介质的变化与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0例为实验组(ACIG),男27例,女23例,脑梗死组按体积大小分为三组:小梗死组18例,中等梗死组16例,大梗死组16例。对照组(CG):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男17例,女13例。所有入选病例均记录临床指标。分别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8(IL-8)、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进行监测。 结果:不同病程脑梗死组血清N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急性期(第1、3天)患者血清中NO浓度较正常对照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NO含量比正常对照高,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21天NO含量下降,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患者血清NO水平第7天比其它各组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脑梗死组血清TNF-α、IL-1β、ICAM-1、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不同时间组TNT-α、IL-1β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CAM-1、IL-6 中文摘要浓度在急性期(第1、3、7天)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o.05),第ZI天水平接近正常,无显著性差异To 0.05入 不同时间组相比较,血清 TNF a、ILl、ICAMl、IL乃水平急性期与恢复期(第 ZI天)有显著性差异(Prto.05)。 脑梗死组不同时间ILE血清浓度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 IL8水平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J<0.05人不同时间组 ILE水平相似,无显著性差异J>005人 脑梗死组TGF-p;血清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期TGFD浓度较正常对照低,且有显著性差异o 刀1h恢复期 TGF小 浓度与对照组无差异J.05);各组间比较,TGF平 浓度各组均低于第 ZI 天组,且有显著差异(Prto.of)。 不同体积梗死灶患者在不同病程中血清NO、TGF-pl、TNFQ、IL-16、ICAM-l、IL-6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梗死体积增大,上述炎性介质浓度增加。不同体积梗死灶相比较,TGF小、ILI日、IL乃大、小梗死灶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0刀5人 而均与中等体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刀5);NO在大梗死灶与小、中等梗死灶之间有显著差异(Prto.05人小与中等体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呼>0.05):y卜几1*删l在小梗死灶与中、大梗死灶之间有显著差异o < 0刀5)。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神经-炎症-分泌功能紊乱,NO、hFQ、IL-ID、ICAM-l、IL-6、IL-8、TGF日 l参与了ACVD的炎症/免疫反应发生发展过程,作为免疫因素,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 中文摘要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发现 第1、3天NO浓度自正常水平以下逐渐上升,第7天水 平最高,且高于正常,而后开始下降,至第ZI天明显降 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NO作为相对独立的发病因素, 它的含量反映病情的轻重,可加重脑组织损伤,对其动态 观察将是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重要因素。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a、IL-lp、IC删-l、IL-6 水平的动态变化相似,急性期各指标逐渐上升,达高峰后 又逐渐下降。其中TNF a、ILJ、ICAM刁于第3天达 高峰后开始下降,至第 ZI天明显降低,hF…、ILl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CAM一水平接近正常;患者血清 IL6于第 7天达高峰后下降,至第 ZI天接近正常。上述 炎性介质的动态变化具有正相关性,它们可以引起炎症反 应,造成脑组织损伤;它们的动态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发 生发展及预后具有一定监测作用,可作为判断兔疫功能和 病情的参考指标。 患者血清TGF-i;浓度的动态变化显示,TGF P;第 1、3天自正常水平以下逐渐上升,第ZI天接近正常对照。 TGFJ;作为保护性因素,它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有重要 调节作用,对其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脑梗死病情的方法。 我们 还发现NO、hF-a、IL-lp、IL-6、IC删-l、 TGFJ;与脑梗死体积密切相关,脑梗死体积越大,它们 的含量越高,脑缺血、缺氧引起的脑水肿及脑组织破坏越 严重,因此检测其血清水平,对判断脑梗死体积及预后有 一定的临床意义,而ths无上述发现。 综上所述,这些炎性介质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 3 中文摘要过程,它们的检测为临床寻求一种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ACI患者应用桔抗剂将是今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