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及柴油混合燃料的火蔓延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在保持超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类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愈发严重。尽管各国都致力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但是石油燃料的生产和消费依旧占主导地位,且持续增长。近年来,柴油机凭借卓越的经济性和动力性从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推动了柴油混合燃料的发展。然而前人关于柴油和柴油混合燃料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其燃烧、排放及物理化学特性等,而针对其火蔓延方面而开展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液体燃料的燃烧强度大、扩散速度快,一旦泄漏引发火灾,极易严重威胁到人员的安全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以上现状,本文以柴油及柴油混合燃料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研究了不同初始温度对柴油和汽/柴油混合燃料表面火蔓延相关特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燃料的初始温度越高,平均火蔓延速度和表面流速度就越快,且汽/柴油混合燃料的火蔓延速度和表面流速度均大于柴油的火蔓延速度和表面流速度。表面流前锋液相涡旋的温度随着燃料初始温度的增大而单调递增。此外,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大,柴油燃料的闪燃火焰脉动幅值单调递增,而汽/柴油混合燃料则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然而,闪燃火焰的传播速度和脉动的频率几乎不随燃料初始温度而发生变化,分别稳定在0.9 m/s和2.75 Hz左右。研究了油层厚度和侧壁高度对柴油和乙醇柴油火蔓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没有侧壁作用时,随着油层厚度的增大,柴油的火蔓延速度呈现出先增大后稳定不变的变化规律。而当有侧壁作用时,随着无量纲侧壁高度的增大,柴油的火蔓延速度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至稳定的规律。无量纲侧壁高度小于0.5时,火蔓延为卷吸控制,反之则为辐射控制。乙醇柴油由于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含氧量,其火蔓延速度随无量纲侧壁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火蔓延过程中,表面流速度随油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几乎不受侧壁高度影响。此外,随着侧壁高度的增大,闪燃火焰的脉动频率逐渐减小,但是几乎不受油层厚度的影响。实验研究了侧壁高度对柴油单侧贴壁火蔓延相关特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火焰贴壁蔓延的过程中,存在两个不同的燃烧区段:在靠近火焰前锋的部位,火焰向外侧倾斜,称为火焰前锋作用区域;在后半段的火焰紧贴侧壁燃烧,称为贴壁火作用区域。在火焰前锋作用区段,贴壁处的油温小于中心处和外侧的油温;而在贴壁火区段,贴壁火效应造成贴壁处的传热增强,使得贴壁处的油温超过中心处的油温,并逐渐接近外侧的油温。竖向油温表现为,贴壁位置的油温沿竖直高度向下递减,温度的增长速率也逐渐减小;而对于外侧的温度,则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此外,随着侧壁高度增大,表面流速度和火蔓延速度均表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且均在无量纲侧壁高度为1时达到峰值。
其他文献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具有能耗少、加热快、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冶金、炼钢等工业生产中。热连轧是典型的钢铁生产工艺,其基本步骤是以初轧板坯为原材料,经加热、粗轧机轧
航天三菱4K发动机是为应对各种环保措施和排放法规研发的新型发动机。其中,4K缸盖作为发动机的最核心零件,其生产工艺涉及众多核心技术及关键工艺,存在燃烧室座圈导管加工、
突水是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矿山突水同时具有高速非达西流特征和流场动力学统一性特征。基于流体质量守恒和压力平衡原理建立了耦合Darcy方程、Forchheimer方程
目前,有机无机杂化甲胺碘化铅钙钛矿(CH3NH3PbI3)因有与太阳光谱匹配的直接带隙(1.5 eV)成为性能优良的光电材料。但基于钙钛矿平面化结构的光电探测器往往具有较大的电滞、较慢
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具有耐高压、耐高温、高功率密度、工作频率高等特点,是具有前景的电力电子器件之一。自GaN HEMTs诞生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出现了商用化产品并成
随着人类海洋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们对海上宽带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前海上无线通信系统存在带宽窄、速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海上互联网通信业务的需求,人们迫
近年来,资产价格跳跃现象已成为金融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方差互换检验方法,对沪深股市300只成分股15年间的股票交易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公司的股票市值、账面市值比、动量及非
合成是引入和推进功能材料或设备不同特性的常用方法。随后,有各种技术,结合两种或多种材料,形成一个统一的多功能/复合系统。虽然混合有机金属卤化物环丙基(OMHPs)主要被探索
命名实体识别是藏文信息处理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任务之一,藏文命名实体识别就是从藏语文本中发现并分类命名实体,其效果会影响后续的藏文信息抽取和信息检索等任务的性能。当前
平潭岛是一个资源性缺水的海岛地区,水资源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岛内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在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的基础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