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在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下,面对较严峻的犯罪问题,许多专家、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对犯罪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各自的解读,并提出了犯罪防控的相关对策、建议。在这种百花齐放的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犯罪学理论和接触到的理工科方面的知识,而提出一种从化学角度解析犯罪学中相关问题的新思路。本文的侧重点在于阐释化学知识应用到犯罪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以及基于溶液中规律而得出有关犯罪学部分问题的相应结论,从而实现行文之目的,至于犯罪的具体防控对策,基于笔者认知水平的有限性,难以超越学术界已经存在的较多措施,故仅就文中结论而从简论述。正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从化学角度解析犯罪学相关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主要目的在于夯实本文的理论基础。此部分重点内容在于首先通过宏观视角阐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其次又从学科本源、量子纠缠、分形几何等微观角度构建论文之基础,最后又以论理思辨的形式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解释个体的自由意志,并阐明将化学知识应用到犯罪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第二部分论述了通过考察化学溶液中的现象而得出的有关犯罪学部分问题的相应结论,主要采取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是本文的核心。此部分从溶液中粒子反应的条件、酸碱性、离子数量、饱和现象以及化学平衡等内容出发,分别得出了关于犯罪现象的时空条件、相应主体的划分、犯罪现象的不可消灭、犯罪防控的动态过程等结论,并进行了论证,在最后又综合上文的论述,粗略构建一个一定条件下犯罪防控人与犯罪人之间数量关系的模型。第三部分论述了犯罪防控的具体措施,是本文的收官阶段。此部分主要是基于前文中关于犯罪现象的时空条件以及犯罪防控的动态过程的相应结论,而提出保持宏观环境的稳定以及适度增加犯罪防控人的数量等相关建议,并在最后从功利原则出发,构建了一个一定环境下犯罪防控人的理想数量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