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育支出持续增长的现象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家长们在经济社会变化与职场波动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觉得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越发开始紧张子女的教育背景,担心子女将来能不能进入国内国际一流大学,获得优质生活的“入场券”,许多的家长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就开始为孩子的教育做各种细致的规划,《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家庭中,有48%的家庭在教育上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四成,调查中有78.3%的家长甚至表示他们随时可以牺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去服务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国许多父母为了能够消除自己在子女成长成才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和焦虑情绪,总忍不住去为子女设计人生,在教育上盲目消费。简单分析看来,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担忧和焦虑可能是家庭教育消费持续增长的一个影响因素,那么事实是否如此?理论依据如何?能否通过实证的检验?对于父母不同性别,这种影响是否相同?背后的作用机制如何?本文以家长的子女成才焦虑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实施问卷调查及文献研究,探讨它与家庭教育消费、校外培训消费的关系。希望能为研究家庭教育支出逐年增长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对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建议。本文以学前教育、小学、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家长为调研对象,分析收集得来的数据,探索子女成才焦虑对家庭教育消费以及校外教育消费的影响。首先,本文梳理了子女成才焦虑、家庭教育消费方面的文献,了解了已有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子女成才焦虑对教育消费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假设一和假设二,即子女成才焦虑正向影响教育消费总支出和子女成才焦虑正向影响校外教育消费;同时,本文认为在家长不同性别样本下,这种影响是有差异的,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研究假设三,即母亲对子女成才的焦虑感对教育消费的作用要显著大于父亲;此外,本文还认为家长对家庭社会地位的认知以及子女学习成绩会加强这种焦虑感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又提出了研究假设四和五,即社会地位认知越低或者子女学习成绩越差,子女成才焦虑感的作用会越强,家长越会增加教育消费。其次,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研,分析数据是否有信效度,同时,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得到的数据展开描述性统计,建立计量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此外,本文认为子女成才焦虑对校外培训消费的影响,受到家长校外教育效用认知的调节作用,本文将对这一调节作用进行检验。最后,基于对理论机理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家长的社会地位寻求动机是家长教育消费最根本的动力,因此本文对这一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子女成才焦虑对家庭教育消费及校外教育消费的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准假设得到支持。在控制学生、家庭、学校等一系列特征变量之后,子女成才焦虑的估计系数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家庭的教育消费总支出与校外培训消费均受到了父母对子女的成才焦虑影响,并且两个模型中子女成才焦虑回归系数几乎一样,其原因可能在于义务教育普及以来,学校教育的费用大体一致,教育消费总支出的差别主要还是通过校外教育消费来体现。关于父母不同性别的样本会有不同影响的假设并未得到支持,母亲样本的回归系数并未像本文理论推导的那样大于父亲样本。不过,对于分样本回归的各个系数能否通过直接比较大小的形式来确定影响还存在分歧,有研究指出,由于抽取的样本不同,这种比较可能会存在些许差异。但是,从回归结果看,不管是男性样本还是女性样本,其子女成才焦虑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进一步证实了子女成才焦虑正向显著影响家庭教育消费。对家长校外教育效用认知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发现那些认为校外补习有用的家长在焦虑时会对校外教育支出更多。学习成绩与子女成才焦虑存在交互影响的假设检验结果显著,表明学习成绩与子女成才焦虑二者共同作用使得家庭教育消费更多。对社会地位寻求动机进行机制检验,发现对于全部样本以及农村样本而言,基尼系数与子女成才焦虑的交互项并不显著,但是对于城市样本,该项系数显著为正,即城市家庭收入差距扩大时,会使家庭教育支出对子女成才焦虑更为敏感。本文认为,对于农村而言从众、跟风心理或许是其家庭教育支出的作用机制,但是受限于数据获取,本文未能对其进行检验。家庭的教育支出受到家长对子女成才焦虑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家庭可能并未考虑子女的特点及儿童的发展规律,盲目的给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培训班,这会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得家长与孩子产生矛盾,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违背教育的初衷。短期看来,这种对子女成才的焦虑感会导致家长在教育上过多支出,挤出家庭当期的其他消费,不利于提升家庭生活水平,长期看来,家长为了减少对子女成才的不确定性及担忧,会争相购买优质教育资源,而那些高收入家庭更有能力在优质教育资源上消费,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未来会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这会使得高低不同收入家庭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与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最终这会导致“马太效应”。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当前家庭存在的盲目教育消费现象的关注,然后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使这种情况得以改善,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