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以破竹之势在国内开天辟地、蓬勃发展,开创了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新天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代表了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以网络借贷、电子银行、直销银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强烈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传统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资源投入,投身互联网金融领域。各大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创新理念,革新发展方式,与互联网企业、电商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推出电子银行、手机银行及电子商务等新产品和服务,拓展线上业务等,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潜在的信贷风险,需要予以关注并加以解决。如何改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以适应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正是探讨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健全和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互联网金融为背景,以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引入风险度量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借鉴评分法模型,并以Z银行为例进行风险识别案例分析,得出风险识别结果。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介绍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析其主要风险来源以及如何对风险进行管理。二、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特点、模式和发展历程,指出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新型信贷风险。三、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评分法和风险分类法对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并以Z银行为例,分析该银行在“互联网+银行”业务模式下的风险案例。四、由此得出,建立不同的信用评分模型,对每一位申请人的授信内容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是商业银行进行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最后,建议银行应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内外部加强网络业务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