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阈上电离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强场电离现象,一直是强场物理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年在阈上电离低能谱中发现的奇特结构进一步揭示了原子强场电离的物理过程,加深了人们对强激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解。不仅如此,非顺序双电离由于涉及到电子-电子关联,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这个物理过程为人们研究强激光场中的电子关联效应提供了非常理想的途径。然而,当如此高光强的激光照射到原子上时,传统的微扰理论已经不再适用,因此,采用非微扰理论对强场中的各种现象(阈上电离,高次谐波产生,非顺序双电离等等)进行探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论文在原子电离三步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半经典的理论方法,围绕着强激光场中阈上电离的低能结构和不同椭偏率强激光作用下非顺序双电离过程展开研究。主要创新性研究结果有:1.利用半经典理论模型,研究了阈上电离光电子能谱低能区域出现的新的奇异结构。理论分析很好地解释了实验观测结果,揭示了原子实与电离电子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是产生低能结构的主要原因。我们还计算了阈上电离电子能量分辨角分布和电子动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计算结果表明,离子实的库仑聚焦作用同样能显著影响返回能量较大的电子。此外,我们针对北京大学Wu等人对不同稀有气体原子阈上电离能谱的超低能结构和对应的电子动量分布中的双峰结构的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了理论研究,揭示了长程库仑势是这些特殊结构产生的重要原因。2.研究了初始纵向动量不为零的隧穿电子对阈上电离光电子能谱低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隧穿电子初始纵向动量方向的不同能增强或者减弱离子实与隧穿电子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从而对低能结构产生影响。3.研究了强椭圆偏振激光作用下原子非顺序双电离的行为。理论计算表明电子的动量关联分布随着椭偏率的增加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种变化是由激光横向电场和离子实库仑势对隧穿电子共同作用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