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平原区冷季型草坪杂草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yan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川西地区高羊茅为主的冷季型草坪中的杂草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地区杂草调查的基础上,通过Nearest Neighbor聚类法对杂草群落进行了分类,并对这些群落类型形成的原因做了初步的探讨。同时,通过定点观测和根据气象资料,对冷季型草坪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温度、光照、降水量的相关性(P<0.01和P<0.05)进行了研究。并在上述基础上,对杂草群落的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该区常见杂草共69种,分属27科。其中菊科杂草最多,共发现11种,占15.94%;其次为禾本科杂草,发现10种,占14.49%;苋科6种,占8.70%;莎草科杂草4种,占5.80%;再次蓼科、天南星科、唇形科各3种;石竹科、十字花科、毛茛科、大戟科、豆科和木贼科各2种;酢浆草科、紫草科、寻麻科、罂粟科、车前草科、堇菜科、黑三棱科、桑科、蔷薇科、玄参科和茜草科各1种。 2.该区的冷季型草坪杂草共分为8类群落,其小春季2类、夏季3类、秋冬季3类。管理水平和小环境都是影响冷季型草坪杂草群落的重要因素。 3.冷季型草坪杂草全年有3次明显的发生高峰。分别发生在早春(3月中下旬),春末夏初(5月上旬到下旬)、秋末冬初(11月初至11月中下旬)。而仲春、盛夏至夏末秋初虽然有一定量的杂草发生,但其发生量远远低于3次发生高峰,冬季(11月底至次年2月初)则很少见到有杂草发生。在杂草的发生过程中,其动态和温度、日照等气候因子关系密切。 4.春季除草剂高特克与收乐通混用、夏季使它隆与扑草净混用、秋冬季快灭灵与高渗异丙隆混用在三次杂草发生盛期到来时及时使用,能够行效地将占发生总量大部分的杂草控制住。在每两次用药的间隔期剩余的杂草和发生的杂草并不多,这部分杂草在草坪草的竞争下和通过修剪等管理措施,完全能将其控制在不影响草坪景观的范围内。 5.经方差分析(P<0.05)显示,局部用药比全面用药在防效上没有明显的降低,而且局部用药在单位面积用药量和药剂浓度与全面用药相同的情况下,总用药量只占全面用药总用药量的33.47%—56.47%,从而大大降低了总用药量,有利于节约杂草控制成本,降低除草剂残留量。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牛肉产业发展面临着质量上的提高和中高档牛肉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与国外牛肉竞争的压力。目前这部分牛肉虽然数量少,但产值高,按照食物产品增长是以价值、而不是产品
随着可耕地面积的逐年递减和淡水资源的日益匮乏,盐渍土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牧草适应性广,作为先锋植物在盐渍土上种植,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品质优良,抗性较好,是饲草生产和草坪绿化中常用的两种禾本科牧草。本试验以饲用型苇状羊茅品种Fawn
苜蓿种子生产过程中,杂草是影响苜蓿种子数量和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苜蓿种子田杂草种类成分、出草规律、生育期、土壤种子库及其活力,探讨了不同防治方
桐粕是一种较好的蛋白质资源,在我国蕴藏量非常丰富,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蛋白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们开展了大量的桐粕开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脱毒
植物雌激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天然活性物质。本研究以我国种植较多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 )为研究对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分析了两种牧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植株体内染料木素(Genistein),香豆雌酚(Coumestrol)和芒柄花素(Formononetin)等植物雌激素的含
猪日粮中的一些蛋白质连同内源性代谢产物黏蛋白进入后肠经微生物转化,可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肠道健康。芳香族氨基酸是一种含有芳香环的物质,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