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期一直以来都被称作“暴风骤雨期”,并以青少年较大的情绪波动为主要特征。与日俱增的情绪调节需求使得个体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逐渐娴熟,相应地,情绪调节的发展水平也反过来决定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心理健康以及总体幸福感等相关方面的状况。因此,对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认识,甚至有益于青少年毕生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青少年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发展及其在神经生理基础上的证据。情绪调节是一个多水平的加工,包括了对个体神经生理、认知以及行为方面的调节。以往研究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情绪调节变得越来越娴熟。青少年能够越来越有效地使用特定的调节策略对其情绪体验进行调节。然而,纵观这些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者将主要只用经典的发展研究范式对个体的情绪调节加工的某个方面发展进行探讨,很少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去共同探讨情绪调节加工的不同侧面。另外,发展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从不同的发展历程去探讨早期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是如何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以多质多法思维,结合发展心理学(横向与纵向设计)、实验心理学以及ERP技术,探讨早期青少年在不同发展进程中情绪调节效应发展的特点和机制,同时揭示不同发展进程中个体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习惯发展趋势、日常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在线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效应的发展性差异以及在线情绪调节加工不同阶段个体神经生理基础的发展性差异。本研究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研究一随机选取92名初中生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个体日常情绪生活中最典型的正性情绪事件和负性情绪事件进行测查,探讨早期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情绪策略使用的一般模式,考察早期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情绪事件性质、情绪体验变化以及不同调节目标与动机的关系。研究发现,(1)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事件以与学业有关的事件为主体,正性情绪事件在与学业、人际关系、日常生活有关的情绪事件中均有所体现。(2)在与学业有关的情绪事件当中,无论青少年体验到正性情绪还是负性情绪,他们都倾向于使用减弱调节,体现了减弱调节在早期青少年日常情绪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3)早期青少年在不同情绪事件中,都倾向于通过增强调节达到享乐性调节目标,通过减弱调节达到实用性调节目标。研究一结果表明了早期青少年情绪调节的一般模式,研究二在此基础上对303名初中生进行三年的追踪,使用日常情绪调节问卷以及日常情绪问卷考察早期青少年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发展趋势,并重点探讨不同调节策略的使用习惯与个体日常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从早期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发展趋势而言,在发展过程中青少年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减弱调节策略。(2)从对正性情绪调节来说,正性情绪的减弱调节习惯与个体日常正性情绪体验的增加有关。这反映了早期青少年正性情绪调节的一种非享乐主义调节模式。(3)从对负性情绪调节来说,负性情绪的减弱调节习惯与个体日常负性情绪体验的减少有关。这反映了早期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过程中减弱调节对个体情绪的适应价值。研究二结果表明了早期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长期的发展趋势,研究三在此处基础上采用体验取样法以90分钟为时间间隔,对72名青少年的日常情绪体验及其相应的调节策略进行持续两周(十个工作日)每天5-6次的采样测查,以天以及小时作为单位,在较短的发展进程内考察早期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率与使用模式,获得其日常情绪体验的每天变化趋势,并重点探讨不同调节策略的使用对个体日常情绪体验短期效应。研究发现,(1)青少年在正性情绪事件中倾向于使用增强调节策略;而在负性情绪事件中,个体则更多选择减弱调节策略,体现出一种对情绪刺激的自然调节反应。早期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以减弱调节为主导。(2)使用减弱调节频率较高的青少年被试比使用增强调节频率较高的被试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更为正性的情绪。减弱调节在日常情绪生活中也具有较高的适应价值,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具有时间的累积和叠加作用,不同调节策略能够通过累积和叠加的作用影响个体日常情绪体验。(3)调节策略的滞后影响只存在于正性情绪体验,青少年在T,对正性情绪采取减弱调节,能够促使其在T2体验到更高的正性情绪。正性或者负性情绪体验的时序效应均存在。情绪调节能够通过之后的作用影响个体日常情绪体验。研究二和研究三分别使用纵向研究法和时间取样研究法揭示了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在以年和天(小时)的研究时间窗内对青少年日常情绪体验产生的不同效应,小时间窗效应的累积和滞后很可能是大时间窗效应的形成机制。研究四采用横向研究设计,通过两个实验室研究在更短的研究时间窗内,使用情绪反应性—调节图片任务以秒为单位对不同情绪刺激的即时调节效应发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早期青少年与成人大部分的即时情绪调节效应都达到了中等以上的效应量级别。特别是在采用即时减弱调节时,成年人的调节的效应甚至达到了大效应量级别。(2)成年人对即时负性情绪刺激的在线减弱调节效应显著优于青少年。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更短的时间窗内对即时情绪体验的在线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日益娴熟,能够按照调节目标产生更大的调节效应量。即时减弱调节策略使用效应的递增发展趋势是个体即时情绪调节发展上的主导特征。研究四以秒为单位,验证了不同年龄个体在对不同情绪刺激进行在线调节时不同情绪策略的调节效应的发展性差异,验证了在早期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减弱调节策略在即时调节过程中的发展优势以及对不同属性情绪刺激的加工特点。研究五在此基础上,选取初中生18人以及成年人22名,通过ERP技术,使用情绪反应性—调节图片任务进一步在更微观的研究时间窗中探讨情绪调节的在线加工动态变化,考察早期青少年与成人在早、中、晚期时间窗中脑电激活的差异。研究发现,(1)在不同的时间窗中,在不同刺激属性条件下,成人与青少年均体现出情绪刺激效应,但是相比青少年来说,成人对不同情绪刺激的反应则是一个更大范围的脑区激活。(2)在不同的时间窗中,成人在关键脑区激发的LPP波幅均显著大于青少年关键脑区的LPP波幅。(3)在不同的时间窗中,成人被试的情绪调节效应优于早期青少年,具体来说,个体减弱调节效应的逐步提高,对正性情绪刺激体现出一种非享乐主义调节模式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五个研究从不同的时间窗共同探讨和验证了早期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早期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从总体来说是一个以减弱调节的发展为主导,正性情绪刺激的非享乐主义调节模式形成为特点的发展规律。同时,五个研究也从行为和神经生理层面的证据说明了早期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是一个从微观时间窗在线变化到宏观时间窗习惯形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