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对银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及相关监管规范的完善,上市银行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也愈加重视,但是能够严重影响上市银行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仍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我国目前对“实质性漏洞”的概念界定尚处于学术理论研究层面,实质性漏洞相关的政策指引未得到完善,理论界多以国外研究成果为范本对我国实质性漏洞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因此研究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问题,对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对银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及相关监管规范的完善,上市银行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也愈加重视,但是能够严重影响上市银行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仍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我国目前对“实质性漏洞”的概念界定尚处于学术理论研究层面,实质性漏洞相关的政策指引未得到完善,理论界多以国外研究成果为范本对我国实质性漏洞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因此研究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问题,对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机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来研究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的相关问题。首先,
其他文献
自1946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成立以来,风险投资开始在全球范围飞速发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后,虽几经波折,但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蓬勃发展,近十年来,中小型风险投资企业更是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证券资本市场上的主体之一。我国风险投资的起步较晚,关于风险投资策略的研究比较少,并且多针对大型跨国机构投资策略研究,针对中小型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采
信贷业务长期以来是各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核心主业之一,其经营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未来发展。自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很多历史悠久的商业银行与企业纷纷垮台,其中以雷曼兄弟为典型代表,日益突出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引起了不少学者对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反观国内,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的顺利开展,商业银行存贷利差逐步变小,加之民营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壮大,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
自2005年普惠金融概念提出以来,普惠金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现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发展普惠金融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普惠金融政策在我国践行已有10余年了,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也日趋完善。当前,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究竟如何?普惠金融发展该如何精确测度?普惠金融的经济效应又到底如何?这些问题一直为学界、政界所关注。本文尝试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人类社会正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变化,大数据近些年来的火热发展,更是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新挑战——强大的市场竞争,以及日益丰富的客户个性化要求,同时也还有长期以来的风险控制、行业竞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由此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旧的财务与业务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那么就不得不做出改变,进行转型升级,已重新再金融市场中占据主动位置。
随着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思维已逐渐地嵌入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15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会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把该计划列入了政府报告中,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走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助力经济发展。“互联网+”将给个人、企业、乃至管理会计发展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金融机
伴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在我国的推出,风险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越发活跃,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机构都热衷于投资高科技的创业企业等中小企业。这不仅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风险投资机构还能够通过IPO实现顺利退出,以此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同时,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持有企业股份,在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中占据一定的席位,参与公司治理。那么在企业IPO过程中,风险投资机构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尤其是越来越多的80,90后成为了消费者的主力军。而人们对汽车的购买量也在逐步提高,汽车金融公司是推动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大多数都会向汽车金融公司进行贷款,但是我国现有的汽车金融公司却面临着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等问题。新型汽车贷款融资方式汽车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由此产生,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深入探究汽车贷
近年来,中国在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基础上,与国际各国间经贸往来更加频繁,对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日益加大。“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施行更为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政府进一步鼓励并引导更多有实力的企业真正“走出去”,寻求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市场占比份额。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今的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对外资本输出大国。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风险投资是中小企业上市前权益融资的重要渠道,风险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风险投资作为专业的投资者也会影响企业的公司治理,但由于风险投资利益诉求不同也引起其不同的投资动机,国内外学者对于风险投资在公司中是起到“认证监督作用”还是“逐名作用”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且国内鲜有文献从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互动作用视角考察其对上市公司IPO业绩变脸的影响。因此本文关注的首要问题是: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之一,银行为保证客户的提现需求必须保有一定的流动性。当前我国银行业潜在着较大的流动性问题,我国金融体系构建之初,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因此,商业银行承担了过多的信贷任务和风险,流动性问题不断积累,如存贷比上升、不良贷款增加、存款和贷款期限错位。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被动债务占绝大部分(90%以上),主动负债占资金来源比重相对较低。加之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