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职院校以其自身独特的专业设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学生人数和学校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我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对于衔接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它以其自身富有自然气息的特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深受学生和老师的喜爱。定向运动在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实验研究。理论上主要从定向运动在高职院校设置的功能和价值以及高职院校设置定向运动课程的可行性分析两方面进行研究;实验上主要从高职院校体育课开设定向运动前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五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为:①定向运动课程对学生体育行为及行为意向的理解,对学习结果的评定、学习目标的确定以及行为的情绪体验都有积极作用,从而可以改善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②学生通过定向运动课程的学习实践,不仅丰富了生活经验、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果断机智的意志品质。③学生通过定向运动课程的学习,尽管对身体形态的影响不大,但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④校园定向运动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及合作意识有很大促进作用。⑤定向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不仅有效地利用了校内外资源,缓解了高职院校扩招带来的设施不足的压力,而且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推进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多元化发展,符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定向运动结合了人们的体力与智力,开展校园定向运动的组织方式灵活多样,它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提高野外生存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和锻炼人的果断、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这些和现在社会上盛行的野外拓展俱乐部异曲同工。因此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为定向运动在各高职院校中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