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言”和“意”是一对比较重要的逻辑范畴,言意之辨盛于魏晋。所谓言意之辨也就是探讨人凭语言文字能否把握事物的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也就是能否用语言文字把人的认识表达出来。它是关于语言与思维、思想的关系问题的辩论。争辩的焦点是,语言能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们的思想,即语言能否表达思想,思想能否离开语言而存在。言意之辨包括名与实、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属于逻辑哲学问题。从逻辑上说,言、辞是语言、文字,意指思想认识。在魏晋言意之辨中,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王弼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不能完全认识的;一是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尽意论”,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可以认识的。本论文以王弼和欧阳建为代表,从逻辑的角度来考察他们对言意之辨的主张,以及如何论证各自的主张,并探讨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言不尽意论”阐述言意的前提是唯心主义的名实观和正名观,在对言意之辨的解答方面,也就是在探讨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王弼既看到了人认识能力非至上性的一面,又看到了至上性的一面,但更关注非至上性的一面。王弼看到了人认识事物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而欧阳建看到了人认识能力的至上性,但没有看到它的非至上性一面。他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几乎是一次完成的,不但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把认识事物的过程简单化了,机械化了。王弼在论述“得意忘言”时主要运用体悟、直觉的方法,而欧阳建在论述“言尽意论”时运用逻辑论证的理性方法;王弼看到了人的精神境界,信念信仰的问题,是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的,也无法用逻辑的方法证明;看到了世界上存在着不能用名、言表达的东西,看到了语言符号的相对性和局限性;看到了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语言与其所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差别、矛盾,从而把语言和思想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充满矛盾的活动过程。欧阳建紧紧抓住名与物、言与理的统一表达自己的言意观,看到了言与意的统一,而忽略了言与意相矛盾的一面。他把名称概念看成了辨别事物,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肯定了名称和概念在认识,辨别事物的重要性;肯定了通过逻辑认识理性地把握客观事物是可能的;坚信人们可以用名言来反映客观世界,可以运用逻辑思维达到客观真理。总之,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在语言与思维方面对当时以及后代影响很大。它给思想界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突破有限走向无限,突破具体走向抽象,突破概念走向意味。也正是这场大辩论,极大地提高了魏晋人的思辩水平,开拓了他们的心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思维能力。对后来接引佛学及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具有超越时空的深远意义,以及对文学、艺术及其他也有深远的影响。探讨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对言意关系的思考有着重要的启迪,对深化研究言与意这一对重要的逻辑范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