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农业是按照国家农产品安全目标进行设计,利用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和现代高科技手段,按照产业经济理论规划的特定区域内,集中现代农业要素投入,以提高土地生产效能和农业劳动效率,完整体现产前、产后服务,集合区域内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产业链并使之不断延长的系统化农业产业。大农业视角下的农产品物流是物流理念与模式上的创新,更注重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契合性、系统性、集约性、高效适应性的实现,也更强调物流功能执行中的对象即农产品在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同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以物流学、区域经济理论、产业链理论等为理论指导,以大农业为切入视角,分析并梳理中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总结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运作的经验,充分认识农产品物流产业在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找出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并从中理出在大农业视角下中国不同区域环境农产品物流模式规划思路。本文研究认为,在构建大农业视角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时,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必须对农产品物流模式进行区别选择。因此,应首先考虑不同经济区域特有的物流发展基础、物流需求和物流空间发展定位,并在大农业理念和农产品物流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总设定前提下,科学评估各经济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为分属于农产品物流能力成熟区、成长区、积累区或欠缺区的经济区域合理选取资源、制度、技术、运营等作为主要和辅助驱动要素下构建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以达到科学确立紧密贴合本地经济实际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目的。大农业视角下农产品物流模式运作还具有广泛性、专属性、增值性的特征,由这些特征所决定的影响农产品物流运作的因素与反映农产品物流运作效果的主因子之间具有不同的关联度,可据此确立资源、技术、组织等倾向性不同的农产品物流运作优化途径。另外,分析农产品物流与区域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找到两者相互影响的重点领域,有利于采取适当的调控手段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好的双方协调发展目标。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论文系统研究了大农业视角下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构建类型与选择;建立从构建环境、构建机理至驱动要素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构建的逻辑结构;以大农业为前提,在各地农产品物流能力实际分析的基础选取资源、制度、技术、运营作为主要和辅助驱动要素,提出构建不同环境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可为有相似条件的区域提供参考,为相关决策者在降低决策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同时发挥促进农产品物流业产业升级作用,对改善目前农产品物流的低效益性现状有一定现实意义。同时,本文通过进一步针对河南省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实证分析研究,提出在河南省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框架下,结合河南省将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发展首位的规划,提出以资源、技术等作为主要和辅助驱动要素,构建表现为集“智能互联城市、商贸综合园区、城市综合体、生态科技园、休闲旅游、职业教育”等为一体的物联网与智能农产品冷链物流,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将有利于以河南省为代表的经济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