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说—演绎法”(Hypothetico-deductive-method,简称H-D法)是一种现代科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近年来,有部分学者试图通过科学思维方法论(以“H-D法”为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尝试将“H-D法”应用于中学生物教学中。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科学史教育愈发受到重视。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以“细胞膜的成分及其流动镶嵌模型建构”一节为例,开展了基于“H-D法”的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人才发展需求和科学史教育的价值两个角度对所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介绍,分析了本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价值,概述了本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思路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生物科学史和“H-D法”的内涵与特征进行解读,阐明“H-D法”与生物科学史教学的关系。结合“H-D法”的内涵与特征,在参考韩国学者Jun-YoungOh提出的“基于假说一演绎法的科学探究模型”的基础上,总结“H-D法”的一般模型。根据“H-D法”的模型和教学的一般流程,综合设计基于“H-D法”的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一般教学流程。第三部分概述了关于“细胞膜的成分及其流动镶嵌模型构建”这部分内容教师所采取的一般教学思路,编写了该节的基于“H-D法”的教学设计样例。第四部分开展了基于“H-D法”的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案例实证研究。利用SPSS、Excel等软件对学生的纸笔测验成绩、模型制作成绩和对教师教学评价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基于“H-D法”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进行生物科学史教学的手段。2.相较于一般的科学史教学方式,基于“H-D法”的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形式,在一定程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质的理解、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3.学生比较认可基于“H-D法”的生物科学史教学的方式。第五部分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了研究的收获,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基于“H-D法”的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提出了七点建议:1.充分认识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重视生物科学史教学;2.认同“H-D法”在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重要作用;3.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理解“H-D法”的基本内容和精髓;4.认真阅读剖析史料,补充尽可能多而有效的课外史料;5.在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根据“H-D法”步骤进行自主推理演绎;6.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7.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自主探究。8.根据具体的科学史内容分析,选择性地进行基于“H-D法”的生物科学史教学。最后,对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本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