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因而在陶瓷色料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用途和地位。含稀土元素的红色等陶瓷色料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我国的优势资源钇,进行了含钇陶瓷色料的制备研究,探讨了色料色度的测试方法;同时对我国现行稀土矿分解工艺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具体包括:选用不同的沉淀剂,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Y-Al-Cr系色料的工艺,利用差热分析研究了所获前驱体的分解温度,使用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反射光谱分析及粒度分布测试研究了所制备样品的物相、光反射特性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沉淀法合成的色料颜色为浅灰色至深灰色,同时与固相法合成的颜色进行了比较。矿化剂实验表明,合理的矿化剂可以大大降低色料的合成温度,改善所制备色料的色度。以碳酸钙和氟化钠为矿化剂,加入量分别为氧化钇与氧化铝总质量的4.3%和3.1%,在1300℃制得的色料,可获得较好色度的红色色料。通过对比传统反射光谱测试和现代数码技术测试实验,对比两者的测试特点,结果表明,利用传统方法反射光谱的一阶倒数,可以很好地说明反射率或色度的变化,现代数码测试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实验结果,且方便快捷。针对Y-Al-Cr体系色料,探讨了其他一些镧系元素La、Ce、Pr、Sm、Eu、Gd、Dy、Ho、Er、Yb等元素替代Y的新体系色料的合成,含Dy、Ho、Yb的色料具有较好色度。同时研究了Fe、Co、Mn、Cu等元素替代Y-Al-Cr中的Cr对色料颜色的影响。针对我国常见的稀土矿的一些分解工艺,分析比较了其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