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用于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对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病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明确子宫内膜癌筛查的目标人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因阴道异常出血或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或宫腔异常回声而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妇科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同时再行诊断性刮宫术,而B组只行诊断性刮宫术,在操作过程中记录患者疼痛程度、出血量及标本满意度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标本满意度、出血量及疼痛程度方面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以诊断性刮宫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A组75例患者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性及特异性。同时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例如身高、体重、生育史等,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填写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调查表。将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设定为阳性指标,其余设定为阴性指标,结合已统计的高危因素调查表情况,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变量(P<0.10)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果:1.A组患者中有72例取材标本满意,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标本满意度较高(96.0%);B组患者中有70例取材标本满意,诊断性刮宫的标本满意度为93.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8,P>0.05)。2.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小,而诊断性刮宫时患者往往疼痛较明显,两者的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2,P<0.05)。3.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时出血量较少,平均出血量约0.52±0.45ml,诊断性刮宫的平均出血量约7.51±6.03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31,P<0.05)。4.以诊断性刮宫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为87.10%(27/31),特异度为97.73%(43/44),阳性预测值为96.43%(27/28),阴性预测值为91.49%(43/47),诊断准确度95.89%(70/75),与诊断性刮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P>0.05)。5.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5kg/m~2、高血压、未孕未育、恶性肿瘤家族史及年龄≥45岁是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kg/m~2、恶性肿瘤家族史及年龄≥45岁是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ECT的取材标本满意度高,简单易行,出血少、痛苦小,患者依从性好,将其用于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具有可行性。2.ECT诊断准确性高,且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筛查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一线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3.对于年龄≥45岁、BMI≥25kg/m~2及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无症状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推荐使用ECT进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