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我国极具价值的重要增养殖鱼种,是沿海各地增殖放流的核心品种之一,本研究通过水槽实验法对体长为4.89±0.35cm的牙鲆幼鱼模拟了运输胁迫条件,观察分析其非特异性免疫、新陈代谢及死亡率的变化,提出牙鲆幼鱼优选运输方案;通过测定其临界游速和爆发游速,分析其游泳距离和逃逸距离;通过对牙鲆幼鱼进行不同强度的游泳训练,观察分析其呼吸代谢、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变化,可为今后牙鲆的增殖放流、健康养殖在苗种运输过程成活率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数据。结果显示:
(1 )随着模拟运输条件的加剧(温度由15℃上升到21℃、密度由40ind/L上升到80ind/L、震动强度由150RPM上升到250RPM),牙鲆幼鱼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下降到0.528U/ml、碱性磷酸酶(AKP )下降到10.050金氏单位/100m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下降到11.656U/ml、溶菌酶(LZM)下降到2.365U/ml,呈现降低趋势并明显低于对照组(普通养殖条件)(P<0.05),谷草转氨酶(GOT)上升到7.828U/ml、谷丙转氨酶(GPT)上升到8.828U/ml、丙二醛(MDA)上升到14.104nmol/ml呈现升高趋势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其非特异性免疫受到抑制,机体氧化反应严重,耗氧率上升到0.126mg/(g?h)和排氨率上升到1.321μg/(g?h),呈现升高趋势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其进入高新陈代谢状态。
(2)运输胁迫实验结束后48h内,牙鲆幼鱼的死亡率均随时间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在实验刚结束时的死亡率极低,而在0-24h死亡率达总死亡率的一半以上,24-48h内的死亡率又开始下降。随着模拟运输条件的加剧,牙鲆幼鱼的总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P<0.05)最高达到45%,而对照组牙鲆幼鱼则均处于健康状态,无死亡现象出现。
(3)在模拟运输胁迫实验中,测定的七种活性酶其正交实验分析结果均为R1>R2>R3,因此温度为第一影响因素,密度为次要响因素,震动强度为第三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极差分析法确定牙鲆幼鱼优选运输方案为A1B1C2,即温度为15℃、密度为40ind/L、震动强度为200RPM。
(4)测量体长4.89±0.35cm的牙鲆幼鱼的平均临界游速为6.26cm/s,相对临界游速为1.28BL/s,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1.04546x+3.18753,(R2=0.75651);平均爆发游速为8.30cm/s,相对爆发游速为1.70BL/s,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0.89344x+1.89273,(R2=00.95243),估算出牙鲆幼鱼最大游泳距离为751.2m,最大逃逸距离为1.252m。
(5)随着游泳训练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增长,经过训练的牙鲆幼鱼的呼吸代谢、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AT、AKP、SOD、LZM活性显著增加(P<0.05);GOT、GPT、MDA活性显著降低(P<0.05);牙鲆幼鱼体内耗氧率和排氨率显著增加(P<0.05);牙鲆幼鱼体长体重显著增加(P<0.05);摄食率显著增加(P<0.05),当训练强度为1.2BL/s时,牙鲆幼鱼的训练效果最优,能有效加强其非特异性免疫效果,加快其新陈代谢速度,增强其生长发育能力。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在增殖放流中的苗种运输环节会对增殖放流牙鲆幼苗产生较为严重的损伤,这种损伤是发生在免疫层面上的并且是不可逆的;而游泳训练则会对牙鲆幼鱼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可以看出无论是生理生长还是非特异性免疫上其相关数值均有上升,因此若在苗种增殖放流前对其进行适当的游泳训练,提升其机体免疫和身体机能,会对之后的增殖放流效果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
(1 )随着模拟运输条件的加剧(温度由15℃上升到21℃、密度由40ind/L上升到80ind/L、震动强度由150RPM上升到250RPM),牙鲆幼鱼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下降到0.528U/ml、碱性磷酸酶(AKP )下降到10.050金氏单位/100m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下降到11.656U/ml、溶菌酶(LZM)下降到2.365U/ml,呈现降低趋势并明显低于对照组(普通养殖条件)(P<0.05),谷草转氨酶(GOT)上升到7.828U/ml、谷丙转氨酶(GPT)上升到8.828U/ml、丙二醛(MDA)上升到14.104nmol/ml呈现升高趋势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其非特异性免疫受到抑制,机体氧化反应严重,耗氧率上升到0.126mg/(g?h)和排氨率上升到1.321μg/(g?h),呈现升高趋势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其进入高新陈代谢状态。
(2)运输胁迫实验结束后48h内,牙鲆幼鱼的死亡率均随时间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在实验刚结束时的死亡率极低,而在0-24h死亡率达总死亡率的一半以上,24-48h内的死亡率又开始下降。随着模拟运输条件的加剧,牙鲆幼鱼的总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P<0.05)最高达到45%,而对照组牙鲆幼鱼则均处于健康状态,无死亡现象出现。
(3)在模拟运输胁迫实验中,测定的七种活性酶其正交实验分析结果均为R1>R2>R3,因此温度为第一影响因素,密度为次要响因素,震动强度为第三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极差分析法确定牙鲆幼鱼优选运输方案为A1B1C2,即温度为15℃、密度为40ind/L、震动强度为200RPM。
(4)测量体长4.89±0.35cm的牙鲆幼鱼的平均临界游速为6.26cm/s,相对临界游速为1.28BL/s,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1.04546x+3.18753,(R2=0.75651);平均爆发游速为8.30cm/s,相对爆发游速为1.70BL/s,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0.89344x+1.89273,(R2=00.95243),估算出牙鲆幼鱼最大游泳距离为751.2m,最大逃逸距离为1.252m。
(5)随着游泳训练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增长,经过训练的牙鲆幼鱼的呼吸代谢、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AT、AKP、SOD、LZM活性显著增加(P<0.05);GOT、GPT、MDA活性显著降低(P<0.05);牙鲆幼鱼体内耗氧率和排氨率显著增加(P<0.05);牙鲆幼鱼体长体重显著增加(P<0.05);摄食率显著增加(P<0.05),当训练强度为1.2BL/s时,牙鲆幼鱼的训练效果最优,能有效加强其非特异性免疫效果,加快其新陈代谢速度,增强其生长发育能力。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在增殖放流中的苗种运输环节会对增殖放流牙鲆幼苗产生较为严重的损伤,这种损伤是发生在免疫层面上的并且是不可逆的;而游泳训练则会对牙鲆幼鱼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可以看出无论是生理生长还是非特异性免疫上其相关数值均有上升,因此若在苗种增殖放流前对其进行适当的游泳训练,提升其机体免疫和身体机能,会对之后的增殖放流效果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