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社区研究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满族认同问题。
在中国少数民族当中,满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在文化上,满族并不具备自己鲜明的族群特点,相反,在诸多方面都和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有着极高的一致性。同时,满族群体的现实存在却是一个鲜明的社会事实--她的成员超过1000万人,是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人口集团。另外,满族曾经是清代的统治民族,不仅以八旗制度为代表的一系列清朝的制度安排,对这个民族的构成、结构和心理认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中国从帝国体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中,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口号为象征,满族又曾经扮演过一个与汉人相对照的“种族的他者”的角色。
与汗牛充栋的关于“历史上的满族”的研究相比,本文关注于研究“今天的满族”,特别是当满族被普遍认为已经高度“汉化”之后,这个民族是否真的已经“消失”?
为了观察当代中国乡村社区语境下的满族群体认同,本文选取的社区样本是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这里是明代海西女真乌拉部的都城,自古以来一直是满族聚居区。这个社区不仅留存有丰富的自唐代渤海以后的历史建筑遗迹,而且就人口分布格局来说,这里的满族人口约占总人口比例40%,并有大量世居的满族人口,因而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本文的数据采集来自作者在乌拉街镇及其所属数个村庄里从事的田野调查,这些乡民叙述展现出草根社会对于满族族群的自我和外部想象。这种想象勾勒出满族族群认同的来源、结构、机制及特点,也成为本文的分析框架。
家族的历史记忆居于满族族群认同的核心,其物质载体就是家谱,因而,在乌拉街乡村社会中,家族“办谱”(添补家谱)是最为隆重的仪式,仪式中也包含了多种传统信仰与文化活动,如萨满。由于满族特殊的历史经历,“旗人”与“满人”的身份混淆至今仍然是乡村社会的一个争议。本文重点考察了一户汉军旗人的后裔,从中可以发现其介于满汉之间的认同的特殊性。
对族群认同更重要的影响来自现实的制度和行动者的能动性。
1980年代中期,地方政府和乡村社会近乎“同谋”地在制度层面通过更改民族成分的手段创造出大量的“满族人口”,地方政府的行为动机是为获得“民族乡镇”的政治身份,而草根社会成员则是为了追逐国家的民族优惠政策。但这种情况造成了乡村社会的认同困境,为适应“真假满族”不分的现实情况,乡民们创造出“山东满族人”的称谓,以一种和谐的方式解决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冲突。而这种以对国家民族政策的利用为根基的社会行为一直演绎到今天,并出现许多制度性与非制度性的本地化创造。
在最后一章中,本文将研究视野放在了乌拉街社区之外,考察在更为宏观的制度背景下满族族群认同得以重构的过程,重点是观察网络虚拟满族社区中的言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21世纪的中国,满族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换了族群的性质和认同的结构。它或许已经不再是历史上的那个曾经作为中国统治者的“满洲民族”,却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一个有着共同的祖先想象和历史记忆的现代族群,其认同的根基是一种主观性的社会建构。当然,如果从民族主义的研究视角观察满族,我们或许不能低估当代满族的民族主义动员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