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这是各国工业化成长阶段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十分突出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课题。对于每个具体的地区,由于省情的特殊性,劳动力转移中受到制约因素各不相同,所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应该有所差异,只有这样,方能做到有的放矢。本论文是关于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利用定性和定量等的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和制约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提出推动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措施及政策建议。论文包括导论、四章和结语共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分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进行界定,综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及模型,为下文的具体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国内外理论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的转移模式,希望可以寻找山西省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借鉴的模式。第二章研究了我国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这是本文写作的大背景。第三章是对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通过分析山西的省情特点以及当前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认为山西省农业和农村部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劳动力过剩问题,未来存在较大的转移压力。第四章运用数据资料和统计方法对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实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等对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是造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的主要因素。制度、兼业等因素也是影响转移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提出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包括观念、制度、教育等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