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式教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nyjhnyjn66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一直以来都是“基础课”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难题。本研究选取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交叉点,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思政教育,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基点,试图为解决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这两大难题进行一定的探索。  首先,我们发展了一份信度和效度较好的“大学生‘基础课’学习动机问卷”作为评价其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然后我们采取整群抽样法,使用该问卷对1545名大学生进行了“基础课”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其学习动机现状发展了一份团体辅导式教学方案。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我们选择了准实验设计方案,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随机选取几个班级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对照组、控制组进行实验,以检验团体辅导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同时使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发现:  (1)“大学生‘基础课’学习动机问卷”由20个项目组成,分属四个维度,分别为:认知修养动机、情绪情感动机、人际互动动机、获得认可动机。  (2)修订后的“大学生‘基础课’学习动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考察“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  (3)90后大学生“基础课”的学习动机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学习动机在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4)团体辅导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基础课”的学习动机。  (5)质性研究表明,学生在“基础课”上收获了以下内容:认识自我、适应大学、认识法律、认识社会、增进同学交流与了解、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展示、启发思维、培养学习主动性、良好的课堂氛围。  以上结果表明,大学生“基础课”学习动机问卷可以作为评价其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基础课”团体辅导式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可以应用于“基础课”的教学中。
其他文献
基于一种快速完备的自由曲面求交算法[1]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自由曲面裁剪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曲面间的拓扑关系,对裁剪对象上的交线进行裁剪,并依次连接构成裁剪后曲面的所有
根据2000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满足学生未来工作的要求。然而,大部分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