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发展演变与动力机制研究——以金昌市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ch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诞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自工业革命以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由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在城市建设初期,一般主要是作为资源基地和工业矿区进行开发建设,缺乏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能源、原材料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进入了资源的枯竭期和城市发展的衰落期,许多城市的持续发展出现了问题,个别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陷入了发展的困境,经济社会矛盾比较突出。金昌是一座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由于其自身的资源条件、所在位置的地理环境以及城市诞生和发展所面临的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都揭示了其内在独特的空间秩序以及特殊的空间发展模式。   文章以金昌市为案例,从城市规划的空间结构角度出发,分阶段对城市的起源、形成、发展演化做了阐述。政府的政策调控与引导、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社会经济的增长、产业的发展与转移、要素的流动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共同构成了金昌市城市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文章揭示了各影响因素与城市发展演变的关系,初步总结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通过与其它部分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提出自己对金昌市未来持续繁荣发展的建议,也为其它的资源型城市尤其是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对地观测、移动GIS、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以及GML使用领域不断拓展,GML空间数据正在井喷式增长,其数据量正在从GB级跃升至PB乃至EB级,大GML数据时代正在来临。而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甘肃省张掖市是我国典型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特点和驱动力,对我国河西走
城市土壤是在原有自然土壤的基础上,在城市化过程中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与自然土壤相比,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性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人类活动过程中,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湖泊水质不断恶化,沉积物作为湖泊污染物的汇集地,对流域人类活动有显著的指示作用。论文选取湖泊沉积物磷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湖区、不同深度和不同流域湖泊沉积物磷的累积特征及流域人类活动影响进行研究。以鄱阳湖为例,研究人类活动对不同高程不同湖区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选取了枯水期鄱阳湖各湖区10~13m高程共14个出露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研究其总磷(TP)及各形态磷含量与分布特征,试图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