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化学诱导型痤疮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目的:研究化学诱导型痤疮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点,及AhR和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在皮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该类型痤疮临床特征与可能发生机制。方法:1.临床调查研究了155例明确有化学接触史的痤疮患者,包括吸烟者、化学品职业接触史者、外用化妆品者,同时纳入无接触史的痤疮患者231例作为对照。评估其皮损严重程度(Pillsbury分级法)、皮损类型(炎症型、非炎症型)及发生部位等临床特点;2.用2mm微环钻采集上述患者中16例患者面部、3例患者背部皮损周围皮肤,以6例无皮肤疾患的外科手术患者面部及背部皮肤作为对照组,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及采用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观察化学诱导型痤疮和正常对照组之间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以及AhR,CYP1A1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特点。3.计算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皮肤中皮脂腺截面积平均值(μm~2)的大小。结果:1.各类型化学诱导型痤疮主要表现为非炎症型皮损。其中吸烟者痤疮主要表现为粉刺、囊肿、凹陷性疤痕为主的非炎症型皮损,其非炎症型患者的比例(67.74%)高于非吸烟者痤疮中所占的比例(32.2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8);具有化学品职业接触史的痤疮临床主要表现为粉刺(36.36%),凹陷性瘢痕、囊肿(40.91%),面部色素沉着(31.82%);化妆品痤疮主要表现为粉刺(54.21%)、丘疹、脓疱(45.79%)等;2.组织病理研究发现,各类型化学诱导型痤疮共同表现为表皮色素增加(84.21%)、表皮增生(36.84%)、皮脂腺萎缩或消失(84.21%)、血管周围炎(73.68%)、胶原增生(47.37%)等。其中职业性痤疮还可出现表皮样分化错构瘤(12.5%)、毛囊鳞状上皮增生(12.5%)、毛囊漏斗部扩张(25%)、毛囊破坏(25%)、毛囊周围炎(37.5%)、肉芽肿性炎(12.5%)、微血栓形成(12.5%)的表现;吸烟者痤疮还可出现毛囊破坏(60%)、毛囊周围炎(40%)、肉芽肿性炎(20%)、微血栓形成(40%)的表现;化妆品痤疮还可出现毛囊漏斗部扩张(50%);对照组无特异性病理表现。3.免疫组化检测发现,AhR在病例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224.61±90.7)与对照组(285.33±94.23)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64),而CYP1A1在病例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101.67±57.17)高于对照组(74.05±12.1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6)。4.化学诱导型痤疮患者皮脂腺平均截面积(13733.96±19798.30μm~2)明显小于对照组(274955.32±482861.06μm~2),有统计学差异(P=0.004)。结论:吸烟者痤疮、职业性痤疮、化妆品痤疮临床上都以非炎症性皮损为主,但每种类型皮损又有不同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学特点尤其是皮脂腺缩小及AhR下游靶位基因CYP1A1表达增高,提示化学因素通过激活AhR通路而产生类似的临床表现,为阐明化学诱导型痤疮的临床特征和发生机制提供了证据。第二部分:化学因素相关反常性痤疮的临床特点分析目的:在第一部分研究发现纳入的化学接触史的痤疮患者中有部分也符合反常性痤疮的诊断,本部分研究旨在比较有无化学因素接触史的反常性痤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特征的差异性及其与外源性痤疮的相关性。方法:1.回顾性分析第一部分研究中纳入的有化学接触史痤疮患者中符合反常性痤疮诊断标准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特点,共10人符合反常性痤疮诊断。并在我科门诊收集了11例无化学接触史的反常性痤疮患者资料。2.用2mm微环钻采集上述2例病例组背部、1例病例组面部皮损周围的皮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并回顾性分析第一部分研究中已行皮肤活检的4例(3例背部、1例面部)有接触史反常性痤疮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及特点。3.计算比较反常性痤疮患者与第一部分纳入的对照组皮肤组织中皮脂腺截面积平均值(μm~2)的大小。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有吸烟史及化学接触职业史的反常性痤疮中疤痕毛囊炎型患者(80%)的比例高于无接触史患者中疤痕毛囊炎型的比例(20%)。疤痕毛囊炎型反常性痤疮患者主要表现为双头样粉刺、丘疹、结节、瘢痕,其多有吸烟史(58.33%)、职业史(33.33%)和超重(50%),BMI均值为25.18±3.16 kg/m~2。2.有化学接触史的反常性痤疮的组织病理学主要特征为表皮色素增加(100%)、毛囊增生(25%)、皮脂腺消失(75%)、表皮增生(75%)、毛囊皮脂腺破坏(75%)等。无接触史患者未出现表皮增生、毛囊皮脂腺破坏、肉芽肿性炎的改变。3.反常性痤疮皮脂腺的平均截面积在数值上(16753.61±21686.85μm~2)小于第一部分研究中对照组皮脂腺平均截面积(274955.32±482861.06μm~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89)。结论:反常性痤疮临床表现复杂,不同临床分型可能与不同发生机制有关。本部分研究发现有化学接触史的反常性痤疮多表现为疤痕毛囊炎型,与部分“化学诱导型痤疮”存在类似临床特征,进而我们推测部分“化学诱导型痤疮”可能和反常性痤疮存在共同的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第三部分:痤疮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痤疮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调查年龄在10-25岁范围内的364例痤疮患者以及295例健康对照组的BMI、代谢性疾病家族史等痤疮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青春期中重度痤疮(Pillsbury分级法3、4级)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中重度痤疮患者的平均BMI值(21.86±2.83 kg/m2)高于对照组(20.22±2.43kg/m2)(P<0.001),并且在18-25岁女性当中(OR 14.526,95%CI 2.961-71.272,P<0.001),这种相关性高于男性(OR 3.528,95%CI 1.553-8.014,P=0.002)。2.胸背部有痤疮的患者其BMI均值(22.30±2.57kg/m2)高于胸背部无痤疮的患者(20.68±2.23kg/m2)(P<0.001),并发现胸背部痤疮与超重有相关性(OR4.480,95%CI 2.182-9.196,P<0.001)。3.女性月经紊乱与痤疮发生有相关性(OR 3.385,95%CI 1.936-5.919,P<0.001)。4.痤疮与代谢性疾病家族史如高血压(OR 3.511,95%CI 1.977-6.233,P<0.001),糖尿病(OR 2.697,95%CI 1.565-4.647,P<0.001),肥胖(OR1.844,95%CI 1.242-4.407,P=0.032)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青春期痤疮尤其是18-25岁中重度女性痤疮患者与超重肥胖以及代谢相关家族史之间呈正相关。提示严重痤疮可能是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的一个早期征象,对于有高危因素的青少年需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