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低血压作为脊麻下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产妇恶心、呕吐、头晕、甚至意识丧失,也可导致胎儿胎盘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胎儿氧供,继而导致胎儿酸中毒的发生。血管活性药物是产妇脊麻手术过程中常用的辅助用药,多项研究显示相对于麻黄碱而言去氧肾上腺素可能更适合用于产科麻醉。因众多临床实验显示麻黄碱可能引起产妇心率加快,胎儿脐动脉pH的相对降低,可能会减少甚至会影响麻黄碱的合理使用。然而大多数的临床实验可能使用了相对高剂量的血管活性药,如果降低血管活性药的剂量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实际上,某些有关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处理脊麻后低血压的研究结果显示它们的疗效以及胎儿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并没有明显差异。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剖宫产产妇脊麻后预防性静脉注射麻黄碱对胎儿脐动脉血气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拟择期于脊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E组,n=60)和对照组(N组,n=60)。所有产妇均选择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蛛网膜下腔给予0.5%布比卡因1.3 ml。产妇脊麻平卧后即刻E组给予麻黄碱10mg,N组则相应给予等容生理盐水。记录产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观察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发生情况,同时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气并进行新生儿Apga评分。
结果:
E组收缩压的最低值显著高于N组(P<0.05),心率的最高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产妇术中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E组胎儿脐动脉血气PO2高于N组(p<0.05),PCO2、PH、La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麻黄碱10mg预防性给药可有效预防产妇脊麻后低血压的发生,减少产妇不适并提高胎儿脐动脉氧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