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色彩斑斓的乡土文学画卷中,赵德发的小说是独居风神的一个存在。他钟情于沂蒙山区那片热土,立足于沂蒙山地域的文化和历史,以客观写实的态度,将土地所承载的悲欢离合以及乡村历史性变革图景再现于读者面前。同时他又站在文学哲学、人文精神、生命哲学等立场上把握人类存在的意义,揭示了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状态,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超越社会学内涵的文化学意蕴。文章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介绍了赵德发的生平和创作历程,简单梳理我国五四以来的乡土叙事,并把赵德发的创作放在乡土叙事的大背景中,考察他对这一叙事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正文从三个方面对赵德发的小说创作特色进行阐释。一、色彩斑斓的乡村图景。通过对“农民三部曲”的分析从内容层面上解析了赵德发的乡土情怀。在普遍追名逐利的年代里,赵德发固守着民本意识,致力于对农村、农民的探索。他在表现我国农民善良、勤劳、淳朴的优秀品质的同时,也借助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触摸农民落后的文化心理。二、农民精神家园的找寻。面对农村城市化浪潮的日益汹涌和文坛的不断世俗化,赵德发以精神守望者的姿态,高举道德理想主义的旗帜,企图为农民疲惫的心灵寻找精神的皈依之地,找出救赎农民和农民自救之路。此外,赵德发用现代人文主义精神,还原历史的本质,找寻历史中真实的人性。三、坚守民间写作立场。这一章从艺术表现这一层面上解析赵德发小说的创作特点。他的小说详尽描写了沂蒙山区的地方风俗和生产生活习俗。同时对家乡流传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民间歌谣加以重新表现,为作品增添了妖娆多姿的乡土气息和一股神秘气息,独具别样的艺术魅力。同时他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来建构一个属于这一方百姓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作家对民间的回归与眷恋。结语:对全文的主要观点、主张进行总结。对赵德发小说的创作意义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