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财政问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它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凭借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高额的土地出让金,以此维持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方式。近些年来土地财政问题愈演愈烈,土地出让金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甚至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撑。实质上土地财政是一种通过透支未来社会收益、寅吃卯粮的方法,对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被土地财政和GDP绑架的地方政府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之中谋求出路,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从土地的性质和在我国土地的功能性转变入手,为下文土地财政问题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为了对土地财政中最关键的部分---即土地收益金的性质进行严格的界定和区分,文中对土地收益及土地税、费的概念和性质进行了区分和归纳,并从东西方关于土地收益的理论以及我国政府取得土地收益的依据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从改革和完善分税制体制、推动地方产业机构升级和给予地方政府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等几方面对如何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困境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等方法,综合近年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土地财政问题产生的现实原因以及如何结合我国社情实际解决这一问题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深入现实,在土地财政涉及的房产、民生等方面深入挖掘,旨在结合我国国情民情,探讨土地财政的利弊和解决之策,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当前一些专家学者倾向的对策比如物业税等是否具有现实的可行性提出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