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地区PFAPA综合征18例临床及基因特点分析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vhfdv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综合征(periodic fever,aphthous stomatitis,pharyngitis,adenitis,PFAP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炎症性疾病,是儿童时期相对常见的周期性发热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周期性发热,伴咽炎、淋巴结炎、阿弗他口炎等症状之一,病程长短不一,可为数月或数年不等。急性起病,伴发热,热峰高(体温多为39℃以上)特点,发热可持续3~6天,发热间期为2~5周,无任何症状。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综合征病因未明,国内外学者认为该病可能与某些基因突变,免疫失调有关,MEFV、NLRP3、TNFRSF1A等基因突变是目前认为可能导致PFAPA的致病基因,但在我们的此项研究结果中,并未发现在粤东地区儿童有上述类型基因突变。有趣的是,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PFAPA综合征患儿存在多个的免疫缺陷基因突变,且有6例出现相同的免疫相关基因突变,分别为基因HELLS、IFNAR2、TCF3、CFH、C6、UNC119。因此我们推测免疫缺陷相关基因突变可能是引起PFAPA综合征的机制之一,希望我们的该项研究工作能为进一步了解PFAPA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为临床寻找控制PFAPA综合征反复发作的方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2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就诊及治疗的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综合征患儿18例,收集其临床表现、家族史、既往史及相关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免疫缺陷基因panel检测等资料。其中本组患儿基因检测均采用可以特异性结合DNA的离心吸附柱及缓冲液系统以提取血液中的基因组DNA。18例患儿均予西咪替丁、泼尼松片等保守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研究结果18例PFAPA综合征患儿均有较长时间的反复发热,大部分患儿急性期发热时间持续约1~3天,热峰大多数波动在38.5~40℃,均伴有咽炎,部分患儿可有口腔溃疡,热退后均消退,除第13、15例患儿有生长发育落后以外,其余16例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基因筛查提示均未发现MEFV、NLRP3、TNFRSF1A等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可能导致PFAPA综合征的致病基因,但本研究中的这18例PFAPA综合征患儿,17例均发现多个免疫缺陷相关基因突变,包括:基因HELLS、IFNAR2、UNC119、TCF3、CFH、HYOU1、CFD、POLE、PTPRC、C2、C3、C6、CD4、FOXN1、TREX1、LRBA、ZAP70、GINS1、MASP2、PRKCD、DOCK2、IFNGR2、TNFRSF13B、PRKDC、SP110、FOXP3、TFRC、IRF5、CARD11、FCGR3A、SH3KBP1、TYK2、DOCK8、UNC13D、LCK、RBCK1、C8B、IL7R。在这17例患儿中,有1例患儿检出5个免疫缺陷相关基因突变。更加让我们出乎意料的是,6对患儿呈现相同类型的免疫缺陷相关基因变异,分别为免疫缺陷基因HELLS、IFNAR2、C6、UNC119、TCF3、CFH。结论PFAPA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有较长时间的周期性发热、咽炎及阿弗他口炎、淋巴结炎,病程为自限性,发病期间及间隔期生长发育均未受到影响。当患儿有较长时期的周期性发热,伴有咽炎、淋巴结炎以及阿弗他口炎3种症状之一时应注意警惕PFAPA综合征。免疫缺陷基因突变在PFAPA综合征患儿中的高频率出现提示PFAPA综合征可能是一种多个免疫缺陷相关基因变异叠加的多基因相关的自身炎症性疾病。
其他文献
目的:肠道菌群失调被认为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Grave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但Graves病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肠道菌群在Graves病初诊患者和接受标准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有无复发患者之间的变化,以及特征性菌群作为诊断Graves病及预测疾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共招募62名参与者,其中48例Graves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包括首次诊
学位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更加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个人素养。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教材内容,把握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开展“大单元”式教学来推进教学进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深化知识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本文主要基于新课程理念对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期刊
研究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EC的主要病理类型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ESCC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据报道,新辅助放化疗(nCRT)联合手术治疗比单纯手术治疗患者生存获益更明显,是中晚期ESCC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目前,AJCC制定的食管癌国际TNM分期系统,
学位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末梢,其具有基层管理、贴近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乡镇人民政府建设至关重要,将行政处罚权配置给有条件承接的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行政执法领域的重大改革,对于满足基层执法需求,提高乡镇人民政府属地管理水平与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完善行政执法体系等具有重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订)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省、自
学位
研究背景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食管癌最常见的亚型,在我国,豫北地区以及潮汕地区是两个食管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食管鳞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病人在确诊时疾病往往已是中晚期,食管鳞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5%-25%,因此早期诊断能够帮助食管鳞癌病人有较好的预后。基于潮汕地区食管鳞癌相较于其它地区有着较高的发病率,项目组前期发现PCDH9在
学位
针对DDSRF-PLL传统实变量模型阶数较高、序分量响应不易观察、滤波性能评估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变量的DDSRF-PLL建模方法。首先建立了其复变量模型,分析了序分量响应特性,该复变量模型表明正序基波输出模型对负序基波分量实现负无穷大的衰减,同时可得到其他频率序分量的衰减增益;然后基于提出的复变量模型,设计了二阶低通滤波器以显著增强解耦网络的滤波性能,并进一步分析了高阶低通滤波器的可行性
期刊
青少年时期伴随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变化,是一个敏感的过渡时期。因此,保持身心健康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已经渗入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身心健康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往研究揭示了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但较少考察内在机制。本研究旨在探讨移动社交媒体使用与生活
会议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多元化改革不断完善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小学美术教师逐渐向高维教育理念投以关注的目光,一系列与该理念具有较强适配性的课堂构建模式也被迅速引入并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其中尤以对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最具成效和拓展空间。本文采取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有关资讯,结合工作经验及有关研究成果,就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进行探究,提出一些策略性的建议。
期刊
<正>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大单元,每个大单元包含多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都有特定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会确定大单元的主题和目标,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实施大单元教学,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及其结构关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美术大单元教学是指将美术课程目标按照一定的主题或话题进行划分,以
期刊
<正>“绘画”是人类最古老的标记与表达方式之一,在最早的文字诞生之前,人类祖先以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美术与人类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越来越重视提升人们的核心素养。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在小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大单元教学,顾名思义是通过主题单元整合进行知识的教学,通过鲜明的主题将知识串联成体系,记忆更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