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探讨不同剂量的温肾壮骨药组(附子、蛇床子、补骨脂)及其有效成分(乌头碱、蛇床子素、补骨脂素)体内外两方面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机制,同时挖掘中药组及其有效成分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最佳剂量,从而为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提供相关的实验依据。 方法: 体外实验方面,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有效组分组的组方设计。药物干预人乳腺癌骨高转移MDA-MB-231BO细胞株24h后,进行MTT检测,逐步回归分析拟合单体组最佳剂量配伍。各个药物组进行侵袭实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观察不同药物处理后,细胞侵袭特点及相关基因的表达。体内实验方面,左心室注射人乳腺癌骨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BO制备裸鼠乳腺癌骨转移的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均匀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中药组组方设计,各个实验组给予相关实验药物干预。X-ray和放射性核索骨显像、局部解剖评判骨转移情况。取病变骨组织后进行HE染色、TRAP染色计数,综合加权后评判药效结果,优化中药组配伍的最佳剂量;免疫组化以检测药物组及对照组骨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果: 体外实验方面: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拟合蛇床子素、补骨脂素、乌头碱3个有效组分的最佳配伍比例为6.44:8.89:9.44;药物作用细胞24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可以显著抑制MDA-MB-231BO细胞的侵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提示:相关基因(TGF-β1、Smad2、Smad3、Smad4、Smad7、RANK)表达量显著性降低,最佳药物配比组和唑来磷酸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最佳药物配伍组与最差药物配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内实验方面:药物处理后,空白组裸鼠生存时间较短,体重下降最快:影像学检测提示:中药组及唑来膦酸组能够降低鼠的溶骨性破坏;优化综合药效扶取中药组的最佳剂量配伍为附子182.5g/kg,蛇床子163.5g/kg,补骨脂42.5g/kg;免疫组化检测不同药物组的蛋白表达情况,其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TGF-β1、Smad2、Smad3、Smad4、Smad7、RANK的表达量显著性降低,中药组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药组(附子、蛇床子、补骨脂)和有效组分组(乌头碱、蛇床子素、补骨脂素)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鼠骨转移的作用;中药组及单体组、唑来瞵酸组能够通过调节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及发展。同时体外实验发现NF-κB、RANK的表达显著性降低,为后续对乳腺癌骨转移信号通路的研究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