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特格韦(RTG)是第一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整合酶抑制剂,2007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雷特格韦具有较强的体外活性,在50%人类血清中95%抑制浓度为33nM。雷特格韦可以利用CCR5或CXCR4受体进入细胞,抑制多种野生型和多药耐性的HIV病毒。由于雷特格韦的生物利用度低和体内代谢快的特点极大的影响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因而研究药物传递系统应用在提高艾滋病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副作用上具有重要意义。壳聚糖是天然的碱性多糖,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可溶于稀醋酸等稀酸溶液中。其主链上的游离氨基可以于较温和的条件下发生酰胺化等化学反应,通过化学改性从而赋予壳聚糖新的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之一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因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及无毒等特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当N-乙酰-L-半胱氨酸(NAC)接枝到壳聚糖聚合物载体分子上时,胶束表面暴露的巯基(-SH)与胃肠道中的粘稠的液体层半胱氨酸形成二硫键,增强了聚合物纳米胶束的渗透作用,提高了纳米胶束的生物粘附。因而我们选择维生素E琥珀酸酯和N-乙酰-L-半胱氨酸作为壳聚糖主链的修饰材料(CS-VES-NAC),并通过化学合成得到了最终产物。由于维生素E琥珀酸酯具有较强的疏水作用,为接枝聚合物提供疏水端,因而可以在水中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随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雷特格韦被选择作为所要包载的一类药物的代表,在此之后此种载药纳米胶束在药剂学上的性质和载药胶束在细胞水平上的对药效发挥的影响被很充分的进行了研究。在试验中,我们首先研究了雷特格韦在该载体中的包封率、载药量随雷特格韦的投药量的变化,然后在不同pH环境中研究载药纳米胶束的粒径变化,以确定载药纳米胶束在不同pH环境中的稳定性。通过调节释放环境中的pH值,进一步研究载药纳米胶束在模拟体液环境中的释放情况。最后把载药纳米胶束与TZM-bl细胞一起培养,研究纳米胶束对TZM-bl细胞的毒性和药物通过载体传递后其对细胞上相应的生理过程的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CS-VES-NAC在溶液中可以形成形状规则的纳米粒子,粒径在180~210nm之间,在不同pH的溶液中,载药胶束具有很高稳定性,通过纳米胶束包载后形成的载药纳米胶束可以显著增加药物的释放时间,从而延长了药物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从而极大的提高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