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收入分配的状况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社会协调与稳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镇加快了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大大促进了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开始进入加速转型期。在这个时期内,我国城镇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我国城镇GDP来看,我国已经有不少城镇跨过人均收入3000美元的关口,其他大部分城镇也已经处于人均收入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收入的逐年上升,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也在持续扩大。伴随着改革与发展的进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逐渐深化,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急剧上升。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呈现金字塔型状态,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呈现出“中、底部大,上头小”形状。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呈现金字塔型的社会不仅对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形成了挑战,而且也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和与之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相关解决对策的探讨日益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选择中国经济的全面加速转型期(2000~2020年)作为研究的重点时间范围,试图对加速转型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做系统的研究。在总结归纳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经济转型期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研究收入分配差距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城镇政府为了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过度悬殊、避免城镇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应该采取的对策。笔者在研究中做了如下创新性的探索:1、对倒U形曲线在我国经济加速转型期的“轨迹变异”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2、用定量的方法分析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社会影响。3、关注劳动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指出确保劳动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