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时强降水是暖季多发的强对流天气,江西地处我国江南地区,暖季短时强降水频发,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且江西地区河湖丘陵密布,地形复杂,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是业务预报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首先从江西地区暖季短时强降水的统计特征出发,再到与短时强降水有关的敏感性物理量及天气形势概念模型的建立,最后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研究鄱阳湖对短时强降水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江西地区短时强降水预报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江西短时强降水总雨量具有全区一致多(少)雨的现象,也存在南北、鄱阳湖平原之间的差异。高频区主要分布在山地及河谷附近,分别为湘赣交界罗霄山脉东侧,武夷山西侧,信江河谷,乐安河谷和昌江河谷,河谷附近以昌江河谷最高(16.9次/年),山地附近最高在罗霄山脉东侧(12.6次/年)。极端短时强降水分别位于上饶市东北部山区(3.7次/年)及锦江河谷(3.3次/年)。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5月第3候,6、7月第3—4候以及8月第2—3候。Ⅳ、Ⅴ区具有单峰型的日变化特征,其他区域具有双峰型的日变化特征,主峰基本集中在下午17时,次峰在上午08—10时。(2)江西暖季全省平均短时强降水约5次,大都以20~30 mm??-1为主,对暴雨贡献率基本在40%以上。信江河谷是暴雨雨量中心,但并不是短时强降水雨量中心;然而昌江河谷与武夷山西麓既是暴雨中心也是短时强降水中心。(3)短时强降水基本维持在1 h,2 h不到10%,超过3 h的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南侧和昌江河谷。庐山与其西侧的山组成的狭管地带,新余市蒙山背风坡,赣皖交界黄山余脉迎风坡,昌江河谷,鄱阳湖西南侧,抚州市北部,井冈山,赣州市西部,这些地区容易引发≥40 mm??-1,持续时间≥2 h的短时强降水,甚至昌江河谷地区能达到连续6小时的极端短时强降水与持续3日的暴雨天气。(4)影响江西地区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形势主要有5类:冷锋型、西南急流型、副高边缘型、暖切型和台风型,各型分别占31%、41%、9%、12%和8%。冷锋型、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基本出现在5—6月份,副高边缘型主要出现在7月份,台风型在7—9月,多集中在8月份。(5)五种类型对应的关键环境参数特征为:冷锋型、副高边缘型及台风型的CAPE平均在1200 J/kg,西南型和暖切型集中在500~1200 J/kg。CIN基本都在20~60J/kg。台风型的K指数偏高,超过38℃,其他四类达到32℃即可。S指数基本都小于-1.1℃。地面露点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最低为21℃,其次是冷锋型(阈值22℃),台风型≥24℃。T700-T500基本有70%的过程在13℃之上,T850-T500有75%过程达到23℃。850h Paθse冷锋型与西南急流型≥340 K即可,其他三型需≥345K。大多数PW都在50 mm以上,台风型最大,平均70 mm;其次为冷锋型,平均63.7 mm;副高边缘型与暖切型均值在61 mm左右;西南急流型最低,平均不到60 mm,阈值44 mm。(6)冷锋型,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在500h Pa上588线控制我国南海一带,副高脊线位于15°N附近,且稳定少动。850h Pa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稳定的向江西地区输送,降水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平原处。副高边缘型588线控制我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北抬至江西南部,副高脊线位于20°N附近,且稳定少动,850h Pa有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降水主要集中在副高边缘的江西省中东部。台风多发于8—9月份,台风登陆广东或福建后会对江西南部以及东北部的短时强降水有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台风北侧或西侧。(7)鄱阳湖对A区的降水大致有10%的减幅作用。对湿度的影响范围小于温度,可大致降低垂直方向500 m、水平100 km范围内50%左右的感热、潜热通量以及温度场,对对流有减弱作用。同时鄱阳湖能为附近地区提供持续的水汽输送,但湖泊的热力作用强于水汽作用,才使得其附近的降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