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方式、心理调节能力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竞争压力及精神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逐渐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心理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较10年前明显提高,不同人群表现出各异的问题,人口学因素(例如性别、年龄、婚姻、地区、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工作状况等)与精神疾病的发病情况有一定关系,并且精神疾病间存在共病现象。但由于调查地点、调查工具的不同,各地精神疾病患病率的差异很大,影响了各种精神疾病之间患病情况的可比性。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Composite ,CIDI)作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工具,经过多次跨文化检验和反复修订,总的文化适应性是好的,已在多个国家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CIDI-3.0中文版为符合我国文化特点的调查工具,专家经过对其进行信效度评价,认为其有较好的效标效度和满意的重测信度,筛查部分具有高灵敏度,诊断部分具有高特异度,可以作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筛查和诊断工具。中山市、深圳市、东莞市等珠三角经济圈城市间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差异较大,那么位于珠三角核心地带的广州市精神疾病患病情况怎么样?人口学因素对精神疾病患病情况有什么影响?所以我们用CIDI-3.0中文版为调查工具,对广州市常住人口进行社区流行病学现况调查,以了解这些情况。目的了解广州市16岁及以上常住户口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分布特点;了解社会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婚姻、地区、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工作状况等)特点及对精神疾病患病的影响;了解精神疾病的共病情况。方法2009年10月12日-2010年1月3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淡检查量表3.0中文版(CIDI 3.0)为调查工具对广州市六个区/市2707名16~84岁城乡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1)精神疾病调查资料及患病率情况:①本次精神疾病调查应查人数3293人,实际调查2707人(82.21%)。在完成调查的受访者中:年龄16~84岁,平均(40.3±15.2)岁;男性1300人(48.02%),女性1407人(51.98%);城市1902人(70.3%),乡村805人(29.7%)。失访居民586人(17.79%),失访原因主要是上班400人(68.26%)、外出(107人,18.26%)、外出就医21人(3.58%),不合作58人(9.90%)。②各类精神疾病的4周(时点)、12个月和终生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69%,3.89%和7.61%。在标化时点患病率中,排在前五位的是特殊恐怖症(0.54%)、间歇爆发性障碍(0.29%)、重性抑郁障碍(0.23%)、酒精使用障碍(0.16%)、强迫症(0.14%);在标化终生患病率中,排在前五位的是重性抑郁障碍(2.25%)、特殊恐怖症(0.95%)、间歇爆发性障碍(0.93%)、酒精使用障碍(0.92%)、未特定抑郁障碍(0.62%)。(2)精神疾病患病率在城乡及性别间的差异:①各类精神疾病标化终生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8.39% VS 6.23%,χ~2 =4.61,p=0.032)。②重性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2.68% VS 1.49%,χ~2=3.53,p=0.06)、女性高于男性(2.99% VS 1.62%,χ~2=5.58,p=0.018);药物使用障碍终生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0.39% VS 0.05,χ~2=2.06,p=0.047)、男性高于女性(0.31% VS 0,χ~2=4.34,p=0.037);创伤后应激障碍终生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0.50% VS 0,χ~2=4.7,p=0.03);酒精使用障碍终生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1.39% VS 0.28%,χ~2=10.1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精神疾病人口学资料及患病率在人口学因素间的差异:①小学(10.03%)、初中(9.04%)组患病率高于高中(6.29%)、大专及以上(6.0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p=0.049);②失业或下岗者(11.87%)、学生(9.38%)、退休者(7.59%)、家务劳动者(7.75%)组高于有正式工作者(6.08%)组,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p=0.114),但失业或下岗者与有正式工作者间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9.63,p=0.002);③经济极贫困(16.33%)及贫困者(10.37%)组高于一般水平(5.28%)及富裕者(7.1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3,p=0.001);④离婚、分居(24.49%)及丧偶者(19.10%)患病率高于已婚者(5.4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p=0.000)。(4)精神疾病共病情况:①199例终生患病的精神障碍中单一诊断者135例(67.84%),共病者64例(32.16%),其中两种诊断者40例,≥3种诊断者24例;②重性抑郁障碍共病以酒精使用障碍、特殊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恐惧症、间歇性爆发障碍为主,焦虑障碍共病以惊恐障碍、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特殊恐怖症为主。结论(1)精神疾病总标化终生患病率为7.6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2)文化程度低、经济贫困、离婚丧偶者精神疾病患病率较高。(3)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有共病现象者以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多见。